第二百六十一章 陝西過半之地(第1/3頁)
章節報錯
楚行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從延安府出發,連連將寧夏後衛、慶陽府、鳳翔府、西安府拿到了手裡,連秦王府都選擇投靠。
這讓劉廣生深感不安,便趁著楚行與秦王世子見面之後,與楚行深夜會面。
之所以選擇深夜會面,是因為劉廣生對楚行的所作所為深感恐懼,不敢白天露面,怕被錦衣衛直接刺殺而死。
楚行微笑著看向劉廣生,「恩師,你這也太偷偷摸摸了。」
劉廣生苦笑著說道:「為師跟你不一樣,你進出有衛士保護,為師除了幾個幕僚之外,可是一個勇士都沒有。」
「不知道恩師召見學生前來,所為何事?」楚行說道。
劉廣生嘆息一聲說道:「怎麼,沒事就不能召見你了?你這個參將,莫非天天有天下大事要處理不成?」
楚行笑著說道:「那恩師覺得弟子,每天都在忙於什麼呢?」
劉廣生見楚行的模樣,知道他已經邁出這一步,不可能回頭了。
當下強打精神問道:「好,既然你心裡有了主意,為師也不怪你,為師想問問你,將來的局勢,你怎麼看?」
楚行立刻打起了精神,他知道恩師這麼問,相當不簡單。
如果自己答得好,恩師也許會選擇徹底倒向自己,從此便不復為明臣。可若是自己回答的不好,那麼恩師很有可能會放棄一切,甚至選擇自殺。
當下說道:「恩師,以目前的情形來看,大明吏治敗壞,土地兼併嚴重,財政匱乏,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境地了。遠的不說,先說三邊之地,流寇如野草一般,殺之不盡,如今更是湧入了全國各地。恩師主持延綏政務許久,應該也清楚,這些所謂的流寇,也不過是一些普通的賊子而已,其中執牛耳者,無非是紫金梁、高迎祥、張獻忠幾股人物而已,可朝廷卻無法剿滅,說明國家已經虛弱到了極致。再說一下遼東,遼東女真,黃臺吉、多爾袞之流,虎視眈眈,窺視我中原神疆,一旦大明崩潰,女真人很有可能順勢南下,佔據京師,偷竊我華夏神器。」
「再往大處說,如今乃是大爭之世,西洋諸國正在從思想、制度、科技、商業、軍事上頻頻變動,以求自強,海洋爭雄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流。有朝一日,西洋諸國誕生雄主,甚至一統世界,也不無可能。」
劉廣生也開始接觸了一些西學,也見過世界地圖,多少知道一些天下的形勢。
當下繼續問道:「可你只有一隅之地,你要如何發展?」
楚行說道:「三邊之地,確實貧瘠,但是自從弟子佔據延安府開始,便大肆開墾土地,如今延安府、紅鹽池、板升城已經開墾出可養百萬之民的土地,未來慶陽、寧夏、鳳翔、西安府,也會借鑑安塞模式,進行大規模的耕種,以養活更多百姓,同時大肆發展貿易,吸引中原商戶,壯大自身。」
「就這樣,不足以稱王稱霸吧?」劉廣生開口說道。
「以陝西之地,稱王稱霸確實艱難,但學生北有河套之地,可養民,可養馬,兵馬之利,可執天下之牛耳,待時機一到,可進取陝西之地,再派兵入川,奪取天府之土,順流而下,取湖廣、貴州、河南,如此大明疆土便可三取其一,窺視半壁江山,也近在眼前了。」
「你的意思是今年,明年入川?」劉廣生皺著眉頭問道。
「非也。」楚行笑著說道:「如今天下,不必速取。如今川蜀未亂,貿然出師,名不正,言不順,即便是佔據川蜀,也難以養活更多的百姓,不如先去三邊之地,征服異族之民,得驍勇善戰之士,滅吐魯番、克葉爾羌、取吉利克斯,或耕或牧,養數百萬甚至千萬之眾,自成一體,再圖天下。」
劉廣生點點頭,有些疑惑道:「此乃笨拙之術,為何不速取天下。」
楚行道:「當今天下雖亂,乃氣數已盡,崩壞是遲早之事。然江南富庶、川蜀安穩,尚可維繫一段時間,貿然出兵,消耗的是弟子自身之元氣,且容易引起天子的過分重視、」
「大明立國二百餘年,正朔之說,深入民心,非天下大亂,不可取而代之。」
「此外,弟子所言之地,雖說貧苦,亦能養民,弟子此時有馬鈴薯、有紅薯、有長毛羊、有奶羊,自然可以開發這些偏遠貧苦之地。此時取之,自然比天下承平之後,再做打算要簡單的多。」
「莫非你欲稱霸世界?」劉廣生所言的世界,自然是包括大海在內的世界。
「無邊陲之患,有朝一日,一統全國,自然可以爭雄世界。」
楚行所選取的地方,很多地方連名義上都不屬於大明,但若是征伐得手,不僅僅可以獲取大量的牧場和百姓,甚至還可以選取大量可以耕種的土地,養活百姓。
如今大明最缺乏的便是土地。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便是楚行從陝西出發,迅速推翻朝廷,得到全國,也無法改變人口過多,而百姓無法養活的局面。
但是若是取得這些偏遠的土地就不一樣了。
雖然貧苦,但是開發得當,卻也是可以養活更多人口的。
此外,還有一點,便是偏遠地區,民風彪悍,若是能夠成功的吸納這些人的加入,楚行一定會組建一支可怕的天下強軍。
楚行繼續說道:「目前弟子擔心的有一點,便是西北各地,語言不通,異族眾多,若是沒有教化之民,怕是難以控制。」
見自己弟子,心中有韜略,劉廣生甚至開心。
其實劉廣生也不知道,楚行所言的對錯,但是起碼是可以實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