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戰略方向是天子鎮守國門,但是不能說,天子一直在一線吧?

如今遼東成了這個樣子,女真大軍隨時可以兵臨城下,這國門還怎麼守?

難道真的是,女真人來一次,然後全國兵馬就蜂擁而至一次?一次兩次的還好,多了以後就成了狼來了。

而且這麼多兵馬蜂擁而至京師,那麼本地的安全誰負責。這些軍隊在行軍過程中,對沿途的經濟破壞,又怎麼處置?

大明朝真的要完蛋了。

在二位謀士看來,如果崇禎南遷,朝廷的日子會好過一點,相當於直接扔掉了爛攤子,朝廷瞬間沒有壓力了,畢竟江南很富庶,朝廷苟活個百八十年的沒問題,但北方會瞬間糜爛一片,到時候憑藉平山墩掌握的現在的地盤,別說爭霸天下,便是自保都難。

至於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崇禎不南遷,但到時候若是被義軍,亦或是女真人攻破京師,就意味著的大明朝覆滅。

整個國家都會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女真人肆無忌憚的欺壓漢族,擴張地盤,到時候立刻開啟爭霸模式,長江南北會瞬間打成一片,憑藉楚行所掌握的這點地盤,照樣連個浪花都掀不起來。

所以大家都覺得,如今該加快腳步了,即便是眼前依然要依附於大明,但是也要抓緊步伐,準備起事了。

必須儘快拿下陝西,最好將三邊之地都握在手裡,如今的形勢是東富西窮,南富北窮的局勢,楚行位於這塊窮地方,本身就比別人弱勢。

所以更要抓緊時間,發育自己。

對於楚行來說,拿下更加廣闊的地盤,並不是什麼難事。

困難的是,沒有那麼多人新式的人才去治理。

好在,楚行自從入駐平山墩開始,就開始大規模的培養人才,對軍戶子弟,進行免費的高素質的教育。

如今這些孩子,大多數已經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

與大家預料之中的完全不一樣,這些人之中,只有極為優秀的一部分,被調動到了軍隊和文官班子,大多數是被紛飛到了各個城市去擔任老師。

隨著楚行所佔領的州縣越來越多,控制區域的百姓自然是呈直線上升的,他不可能看著這麼多的人力資源被浪費,也不可能簡簡單單的便錄用那些秀才和童生。

他選擇將平山墩的教育模式,進行復制推廣。

之前平山墩的教育模式,本身就是有李巖探索的,而在探索之處,楚行就已經跟他協商過,這種免費的教育模式,有朝一日肯定是要推廣出去的。

如今這一天,終於還是到來了。

而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這些新式學校,肯定不是原班不動的接替平山墩學校的教學內容,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損益增減。

畢竟平山墩擁有的很多條件,在其他州縣未必是一樣擁有的。

軍事課的內容,肯定是不如平山墩的。

但是在各地招手免費學生,肯定是人才要多一些的,所以內容自然而然的也要多一些,比如新式學堂的科目,有數學、語文、軍事這非常重要的三大項,此外還會培養學生們在歷史、法律、物理、化學上的興趣和愛好。

這只是開始,隨著吸血東進和楚行的努力推廣,未來這些物理、化學、生物等一些學科,會逐漸完善,並走入平山墩的教育體系。

而人才也是可以不斷的自我繁衍的,楚行認為,雖然現在還不能全面推廣免費教育,但是有朝一日,自己肯定是能做到的。

同時,安塞作為楚行影響力最深的一座城市,終於建立起第一座相對於之前教育高階一些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