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領騎兵衝鋒的總兵官梁甫很不甘心,但是也知道流寇狡猾,若是盲目追擊,容易遭到其伏擊,便抬起手,讓騎兵暫停,恨聲道:「這幫放過,真的是便宜了這群畜生!」

先前畜生的那名文士,將大刀收回刀鞘,哈哈大笑,「雖然這群賊子已經逃了,但是大部隊已經被盧大人設計伏殺,物資盡數被我們繳獲,他們以後是無法在於京畿一帶為害了。」

「寇參議所言有理。」說話間,有一個參將走過來,笑著說道:「流寇經此一敗,如何不知道我們天雄軍的厲害,想來不敢再犯,我大明京師可無憂了。」

最先發話的是參議寇從化,總兵乃是盧象升手下的大將梁甫,而這名遊擊將軍乃是願達爾部落的一名小將,後改名楚興明,是楚行借給盧象升的騎兵將領。

此人一入天雄軍,便得到了盧象升的

重用,雖然官職不高,但是因為其豐富的騎兵作戰經驗,便是在天雄軍中亦無人敢小覷他。

三人派出使者去尋作戰過於勇猛,以至於找不到人的盧象升,而他們則率軍暫時歸去,流寇俘虜則東一堆西一堆的跪在地上。

待使者送到訊息,盧象升也覺得殺的差不多了,這才歸來,三人上前拜見。

大帳內值守的武將乃是盧象升的堂弟,換做錄影飛,經過盧象觀引薦,曾經在平山墩服役過很長一段時間,後入天雄軍作戰,戰功赫赫,只是因為他是盧家子弟出身,盧象升不好過分的提拔他,便只能讓他親兵統領。

見梁甫一眾人前來,連上前行禮,讓他們稍後,待他稟告過後,再將三人引入大帳。

盧象升的大營之中,與楚行的大營完全不是一種風格,楚行的大帳內開會,除了李巖等個別文士之外,基本上都是渾身上下都是腱子肉的猛男。

而盧象升的大營則完全不一樣,除了盧象升這一號猛男,都是高冠博帶的讀書人,全都是老神在在的文士。

進內行禮結束之後,梁甫開口道:「啟稟大人,末將無能,竟然讓部分流寇向南逃竄而去,請大人責罰。」

自流寇進入京郊一帶,滿朝文武震動,敢於作戰的將軍也非常稀缺,而梁甫則從混亂的時局之中浮現,甚得盧象升的喜愛。

此人不僅僅勇武過人,而且治軍嚴整,且從來不貪戀功勳,這也讓盧象升非常放心將大部分天雄軍交給他帶領。

見梁甫自責沒有徹底殲滅流寇,盧象升不以為意,只是笑著說道:「梁總兵不必自責,流寇雖然逃竄,但是經此一敗,我料定他們伺候再也不敢侵犯京師,且我等俘獲他們大量的輜重,也可以補貼軍用,如今京師一帶重現安寧,百姓不必擔憂戰亂之苦,已是大善了。」

梁甫等人稱是,待彙報完戰果之後,便欲要退出,盧象升又開口道:「諸位且議一議,順義王懇求我等放開商路一事。」

寇從化疑惑不解的問道:「我大明自身的糧食夠不夠吃,為何要讓開商路賣給他們?」

一眾武將也互相對視了一眼,梁甫說道:「卜失兔汗在位時,也曾劫掠我大明,如今雖然投靠朝廷,也難免與林丹汗一樣,覬覦我大明的財富,早晚為禍大明,大人為何要敞開商路,資助賊人呢?」

眾人雖然知道盧象升與平山墩的楚行關係不錯,二人在軍中甚至以兄弟相稱,但是卻並不知道平山墩與順義王的關係,若是知道,怕是更不會同意。

盧象升見眾人心有芥蒂,知道自己若是強行做主,未必不能透過,怕是隻能便宜那些走私商人了,當下苦笑著點點頭,也沒在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