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王成功之前起義,靠得是蒙古騎卒、軍中的老卒,如今他們已經臣服大明多年,將士們的銳氣早就磨滅沒了。

在朝廷的逼迫下,雖然王成功倉促起事,但是戰鬥力應該也就那麼樣。

既然情報上沒有專門提供關於王成功的資訊,就證明這個義軍首領在被招降之後,沒有秣兵歷馬,準備是絕對不充分的,而史書中也沒有刻意記載他的名字,也就是說,此人的起義,怕是沒有多長時間,就被剿滅了。

楚行稍微放心,看了一眼俄木布。

俄木布明白什麼意思,便又將手下親信召集到近前,小聲議論了一番,俄木布問道:「朝廷是不是準備從陝西抽調軍隊?」

連王成功這種投降已經許久的義軍首領都不放過,不會是為了抽調秦軍精銳進入中原腹地剿滅起義軍做準備吧?..

這是楚行等人一致的看法,朝廷此舉,絕對是有他的想法的。

主坐上的陳奇瑜笑著說道:「中樞派來旨意,如今陝西越發太平,反而中原腹地有糜爛的趨勢,準備命秦兵入中原平亂,一舉蕩平義軍。」

義軍眼下,就像是一個衰敗的老者體內,進入了非常強悍的病毒,而崇禎等人就像是蹩腳的醫生,往往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導致病毒在體內亂竄。

如今秦兵勢大,義軍就開始肆無忌憚的往其他地方跑,如今山西、河南、順天府、山東、湖北、四川都有義軍生事。

俄木布低下頭,又與手下商議一番,開口說道:「若是秦軍大規模遷徙,會不會導致秦地動盪,如今我們板升城可是要靠秦地的救濟,勉力生存。」

陳奇瑜頗為無語,這種話是放在臺面上來說的嗎?

戴君恩卻哈哈大笑,對於俄木布與陝西的關係,他自然是聽說過的,不過這個時候,卻不是討論這一些的時候,大傢伙的目的是掃平王成功,以及王成功起義,會帶出來的各路義軍兵馬。

當下說道:「正是因為擔心秦地動盪,所以在大軍派遣出秦地之前,要再清掃一遍反賊。」

戴君恩這般自信,不怕閃了舌頭嗎?

陳奇瑜面色不善,戴君恩卻視若罔聞。

楚行一直看在眼裡,這兩個人的意見絕對是不統一的。

是了,陳奇瑜是何等人物,他雖然貪財,但是人家起碼不糊塗,知道陝西的具體情況,知道大軍若是離開秦地,肯定會導致義軍再次發展起來。

就算是大軍在離開秦地之前,再掃蕩一遍,也沒有什麼用處。

而戴君恩或許也知道這種情況,卻有自己的小算盤,一來只有派出強軍,才可以鎮壓中原腹地的叛亂,二來,只有足夠亂,他們才能有繼續加官進爵的機會。

楚行也不得不感慨,中樞真的是一群糊塗蛋。

有洪承疇、陳奇瑜這樣的狠人,在秦地坐鎮,三邊之地起碼不至於進入徹底動盪,而不可治理的狀態。

若是他們離去,陝地空虛,義軍乘勢而起,雖然撲滅了義軍在中原的火焰,但是秦地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