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鶴身陷囹圄,三邊各將士群龍無首,洪承疇被崇禎任命為新的三邊總督,軍權悉數落入洪承疇手中,洪承疇從各地招募精悍敢戰之士,充實到洪兵之中。

而陝西、甘肅、延綏、寧夏四巡撫也懾服於洪承疇的權利,對其馬首是瞻,即便是手下擁有重兵的劉廣生,也不敢冒尖。

除外之外,還有曹文詔、曹變蛟、李卑、馬科這樣的猛將歸屬於洪承疇,加上早先的左光先、賀人龍,可謂是實力強勁,一時間西北各反賊勢力不敢觸其鋒芒。

掌權之初,洪承疇便派人連連破襲數股小規模的義軍,雖然並未徹底消滅陝西反賊,但也壓制住了陝西的局勢。

此時的洪承疇兵強馬壯,儼然是要形成一個龐大的政治軍事集團的局面,崇禎對其也頗為寵信,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若不是楚行在朝中有人,怕是此時楚行也要成為洪承疇門前走狗。

不過在名義上來講,楚行作為參將,還是要聽從洪承疇的指揮,只是他上面還有個劉廣生可以頂著,不然下場也和曹文詔一樣,讓他往東他絕對不敢往西,往他追狗,他絕對不能攆雞,除非他一咬牙,直接反了這朝廷。

與楊鶴講究剛柔並濟式的治理三邊不同,洪承疇講究亂世用重點,快刀斬反賊,講究快速宿清整體環境。

三邊總督治下,但凡有不服從其命令著,被斬殺者甚眾。

而對待義軍,也是一味的就地斬殺,絕對不留活口,這也讓三邊之地的反賊,更加具備強烈的革命性,反正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還不如打他個轟轟烈烈。

不過在掌握了三邊之地的領導權之後,確實解鎖了其在軍事上的能力,楚行甚至懷疑,當初這個狗東西,就是想坑害楊鶴,想要上位,所以有意藏拙。

他採取先取小規模流寇,剷除羽翼的方式,孤立軍事力量強悍的反賊。

畢竟在洪承疇看來,賊人人有精騎,或跨雙馬,官兵馬三步七,則追逐之難也。賊深入山谷,便可據險負隅,官兵相持一日,則耽誤一日,則時日之難也。

所以洪承疇便肆無忌憚的先消除那些小股流寇,這樣將樹枝都剪斷,讓那些大號的反賊沒有了養分的供應,自然就好對付了。

不過在楚行看來,洪承疇雖然在軍事上有些建樹,但是也僅僅是陷於軍事上。

如果在早些年,楚行或許還覺得,男子漢,大丈夫,就該攜帶三尺劍,橫掃天下,做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但是後來楚行發現壓根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兒。

洪承疇這種情況,就像是賭博,沒本錢了就找老闆要,如果一直贏,老闆可能還會稍微開心一點,但是如果輸個一次兩次,老闆就肯定接受不了了。

眼下洪承疇賭技尚能支撐,但是自身沒有造血能力,早晚得出事。

而楚行自己這一邊兒,就完全不一樣了,他雖然眼下軍功被一壓再壓,到現在人均總兵,副總兵多如狗的時代,自己還是個參將。

但是楚行治下,已經逐漸走向平緩,而且為了發育實力,已經越過長城,朝著紅鹽池和板升城一帶發展,屬於大明與蒙古之間的真空地帶,根本沒有人能顧及到此地。

隨著人口的增加,軍事造血能力會源源不斷的增強,也就是說,在未來,洪承疇或許只能輸一到兩次,但楚行卻可以輸無數次。

在這個過程中,洪承疇不是沒想過動一下楚行。

因為在洪承疇看來,楚行雖然作戰彪悍,但終究只是個參將,比起年輕有為的曹變蛟也僅僅是高一級,而且跟自己不是一派,相較之下,他跟楊鶴更加親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