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平山墩之後,楚行又去安撫了手下的軍民,卻被李巖好一通勸諫,與他說了半天,以後怕是降臨,即便是平山墩也難逃安寧,所以要早作打算。
楚行點頭稱是。
其實楚行心裡很清楚,如今已經進入到崇禎三年,整體局勢只會越來越壞,從今以後,自己與朝廷的關係,會更加的若即若離,必須多思考自己一點了。
意外得了商石靜和紅衣女兩員大將,楚行心裡倒是頗為喜悅,連帶著被點燈子偷襲的煩躁,都褪去了不少。
當然,真正高興的,應該還是李巖。
因為楚行看著傢伙,最近這心思,根本就完全用在工作上。
當下覺得,有機會自己見見這個紅娘子,看看能否做媒,促成這樁好事。
與手下簡單開了個會,遣散眾人,楚行這才回府休息。
好好安撫了一番夫人,自己這夫人也真的是猛人,竟然敢懷胎的時候,穿著鎧甲登城,鼓舞將士計程車氣,真的不易。
楚行感激之下,想要贈予些許雨露,卻被夫人明言拒絕。
言明,夫君若是憋不住,她還有些通房丫頭,卻被楚行拒絕了。
這大丈夫,哪裡有心思浪費在這些地方呢?
當晚,便與夫人簇擁而眠。夫妻二人說了些許悄悄話,楚李氏也發表了對時局的擔憂的看法,這些世家豪門出身的人,對時局的敏銳程度,不比楚行低多少。
次日,楚行請來了沈東家,如今整個大明都在鬧饑荒,糧食一日一個價格,整個北方,尤其是西北一帶,人吃人的事情時有發生。
得知沈家有渠道搞到糧食,楚行自然願意與他多聊幾句,甚至願意派遣軍隊,保護商隊的安全。
楚行有意發展一些屬於自己體系的商人,而不是一味的藉助他人的力量。
再次閒聊中,沈東家提起,這兩年不僅僅是北方減產那麼簡單,其實南方也在減產,其實如今已經有些高產農作物在大明出現,其實很多有見識的人也都知曉,但是願意做推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因為戰亂頻頻,耕作根本得不到任何的保障。
而南方雖然略微適合耕種,但商業經濟的興起,很多農田,都種植了經濟作物,所以總體上來講,即便是楚行再有錢,北方再有錢,也難以買到足夠的糧食。
眼下北方想要存活,還要從本身想辦法,那就是耕種。
當然,其實還有另外一條道,那就是去國外買,或者搶。但這不是眼下的楚行能夠做得到的。
所以楚行很明白,大明北方整體的亂局,就在眼前了。
這一次去了一趟京師,楚行也逐漸明白,大明的腐朽,已經是爛到根子去了,而如今的崇禎掌握著朝堂的局勢,又擺弄不了東林黨,導致朝廷的北方無法從南方汲取養分,這導致局勢會越發的崩壞。
他或許真的只能拯救自己這一隅之地了。
待送走了沈東家之後,楚行又與李自成、秦英等人,在平山墩安撫了一番戰死將士的家人,對有功的將士進行了一番賞賜。
如今平山墩越發的富裕,獎賞自然不會小氣。
不論是金銀,還是呢絨,亦或是肥皂,都是可以拿的出去手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