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馬匹、老弱病殘、傷員,這些東西都需要交接。

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

因為雙方已經和談,戰事停歇,雙方自然歡天喜地的舉辦了盛大的篝火宴會。

大家之所以發生戰爭,那是因為需要生存,而且此戰很多兵馬,是屬於土默特部落之中的人,很多將士之間互相認識。

所以喝酒吃肉,跳舞,一點壓力都沒有。

即便是楚行,也與林丹汗這位老前輩,愉快的玩耍起來。.br>

於公他守住了大明的疆土,保護了大明的子民,於私,他在林丹汗這裡不知道要薅多少羊毛,發財致富就在眼前,如何能夠不開心呢?

唯獨苦了俄木布,知道楚行已經與林丹汗簽訂了盟約,雙方殺白馬起誓,互惠互利,互不侵犯,自此他短時間內,已經沒有了報仇的機會。

心中無比難受之下,回了平山墩休息。

一切交割完之後,林丹汗在楚行這裡買了大量的糧食和鐵器,按照約定率領大軍離去。

當離去時,之前還一臉喜色的林丹汗,忽然憂傷起來。

雖然對方給了自己一大堆優厚的條件,但是林丹汗很清楚,人家是看在自己可以抵擋黃臺吉給的。

這其實是一份施捨。

一份富人對於窮人的施捨。

這種感覺,讓林丹汗非常的委屈和悲傷。

這種事情,應該是身為勝利者的林丹汗,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命令對方做。

而不是對方,用虛偽的笑容,勸自己去做。

而林丹汗退去之後,楚行自然也鬆了一口氣,終於懸在北方的一把利劍暫時摘去了。

獲得了大勝的平山墩,也自然而然的歡聲雷動。

此戰,平山墩損失也不小,戰死的將士經過簡單的統計,已經超過了一千人,已經是平山墩自成軍以來,可以說是最大的損失了。

而林丹汗說的沒錯,此戰雖然雙方竭力掩蓋真相,但是起碼楚行擊退了林丹汗這件事情,無法遮掩。

楚行的名號,瞬間響徹了西北,並且開始在大明傳頌。

大家都知道,秦地出了一位名將,喚作楚行,擊退了囂張跋扈的林丹汗。

只是在崇禎二年,發生的大事實在是太多,而且楊鶴暫時理清了陝西的煩心事,朝廷再次將核心任務,轉移到內鬥上來。

崇禎皇帝和東林黨開始忙碌於對於閹黨的反攻倒算。

至於楚行,很快便成為諸多大人物之後的飯後談資,再之後便沒有注意了。

但別人不關注楚行,楚行卻一直默默的以自己的視角,觀察著整個大明。

自從袁都督斬殺了毛文龍之後,黃臺吉就開始蠢蠢欲動。

楚行找過劉廣生,讓他寫摺子,建議朝廷重視一下,防止黃臺吉從蒙古繞到,偷襲京師。

兵部的批示是,搞好你們陝西就好,別先吃蘿蔔,淡操心。

楚行無奈,只能安心搞搞生意,種種田。

果然,黃臺吉於十月,命後金大軍兵分三路,一路攻打大安口,參將周鎮被順秒,為國盡忠,一路攻打龍井關,一路攻打洪山口。

其餘兩位將領,比較花哨,一位參將張安德,選擇逃亡。另外一位,張萬春,很是乾脆的投降。

其中龍井關一路,乃是由黃臺吉親自統帥,以蒙古喀爾沁臺吉布林噶圖為嚮導,攻克洪山口,於遵化會師。

當黃臺吉進入遵化的時候,楚行都驚呆了。

因為,後世他曾經去遵化旅過遊,他自然知道此地很出名,因為此地是女真人在後世的祖墳。

什麼康乾盛世的當事人,賣國老太太的墳地都在此處。

這當然不是重點,重點是過了遵化,再往京師也就二百多里路,而且沒有天險可守。

重點是黃臺吉真他娘是個人才,袁大都督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