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張 馳援大同(第1/2頁)
章節報錯
安塞縣與平山墩雙開花,楚行的名字再一次出現在三邊總督楊鶴的案頭,這位新晉的三邊總督,將楚行當成了手心的救命稻草。
雖然師爺那一仗打的很漂亮,但是能夠培養出楊嗣昌這樣的人物,明顯不是廢柴,楊鶴明顯察覺出楚行在安塞的威望和能力,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強。
所以之前跟劉廣生的約定,楚行的位置不輕易動這一條,不太好使了。
一方面,老大人奏請楚行為安塞參將,估計用不了多久,楚行就會成為安塞防區最高軍事首腦,成為軍分割槽除卻總兵和副總兵之下的人物。
而平山墩千戶所則只能挑選手下人去鎮守。
另外一方面,楚行還接到了新的調令,要求他率領軍中精銳,支援大同。
原因是宣大總督府求援,楊鶴老爺子覺得秦地也該湊湊熱鬧,可以藉機跟宣大軍區搞好關係。
因為他在就任的途中,就經常接到宣大總督府的信件,跟他痛斥他的轄區,又有流民湧入到宣大。
此時,已經是秋末,天氣逐漸變涼。
山西布政使司治下的環境,明顯要比陝西要好一些。
起碼楚行等人,在度過黃河,臨近興縣的路上,沒有看到有大規模的流民在遊蕩,這種情況,在陝西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大明帝國,怎麼可能沒有流民呢?
但是人家山西布政使司治下,就幾乎沒有太多流民。這裡的百姓,即便是吃不上飯,也會想辦法經商做生意,或者去尋個東家打工,跟陝西那種大面積的逃卒、農民破產的情況,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山西出現了一個活躍在明末的團體組織晉商。
在興縣,孟家峪巡司,巡檢正帶著幾十個兄弟圍著一口鐵鍋燉羊肉,香味飄得四處都是。
楚行等人的馬蹄聲,明顯是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巡檢立刻派出斥候。
那斥候打量著楚行等人的旗幟,皺著眉頭,自言自語道:「呦,不是說秦地自己亂成了一鍋粥嗎?怎麼這一仗,他們也來湊湊熱鬧?」
那巡檢對斥候大聲喊道:「上前盤問一番,他們是秦地的那支隊伍?」.bμtν
那斥候不僅僅不尊號令,反而折返對巡檢說道:「大人,幾百騎兵,要是有心宰了我們,咱們跑都跑不了的,去問他做啥?」
那巡檢一琢磨也對,而且他們都是腿,來回跑也是浪費時間,不如讓弟兄們儲存體力,真的打起來,還能多殺兩個。
那巡檢命人準備薪柴,若是形勢不對,就趕忙點燃烽火臺。
又對那斥候問道:「剛才看清楚沒有,大概有多少人?」
「百人呢!不過應該問題不大,穿著打扮都是大明制式,蒙古人喬裝打扮的可能性很小,估計是支援大同戰事的,您忘了宣大的檄文了?」斥候回應道。
百的精騎,這可不是小數目,是哪個總鎮帳下的參將嗎?」巡檢也一臉的疑惑。
這一隊騎士速度很快,而且距離本身就不遠,一會兒的功夫,就看的清清楚楚,那巡檢不由的更加疑惑了,「這風格不像是咱們大明的官兵啊!大明的官兵哪有這麼富裕!」
聽到這話,這巡司官兵紛紛抬頭去看,這些騎士皆身形彪悍,著鐵甲,戴著兜鍪,後背彎弓,腰跨三眼銃。
「這是遼東精騎吧!怎麼跑這兒來了?」巡檢下意識的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