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師爺我呢,在這個世道也算是打熬了幾十年,西賊、土蠻、韃虜,我都見過,實話實說,這群人,大大小小都算是個朝廷,是朝廷就有壽命,他是興盛,百姓的日子不好過,衰敗,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咱大明也是一樣,拿萬曆爺來說吧,經過張居正一番折騰,大明的國力絕對是比嘉靖爺要強一些,可是百姓的日子反而更困頓了,這說明百姓日子的好壞,跟朝廷的興盛與否沒有多大的關係。”

楚行明白老爺子的話,這話張養浩早就說過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接下來呢,就說說師爺說的這個一輩子怎麼活的問題。”老爺子說道這裡,表情反而越發的嚴肅,“其實亂世也好,盛世也罷,跟想做些事情的人,關係不大,因為人總得往前走。

我年輕的時候,就聽軍中前輩常說,亂世才出英雄,亂世對咱們這種,沒啥根基,沒啥家業的人來說,反而是好事。

我當年若是有你這情況,怎麼會止步於一個典史呢?你心中所想,領著一幫弟兄,去尋個險要之地過舒服,未必不是一種活法。但是你自己捫心自問一下,你是那種穩的下去,甘於平庸的人嗎?”

最後這句話,反而把楚行給說愣了。

“爺說的不對嗎?這年頭,連高迎祥這等混人,都知道振臂一呼,做一番功業,你怎麼就不行呢?你怕什麼?你是怕死嗎?”

“那日從山寨突圍,孩兒已經死過一次了。”楚行搖搖頭道:“孩兒實在似乎受不了官場的約束,一個文人,讀了幾本書,就能跟我耍心思,逼迫我做這個做那個,若是真的做一番功業,為何不學高迎祥,轟轟烈烈的做一番呢?”

“因為他們走的是邪路!”老爺子恨鐵不成鋼的說道:“高迎祥就是一個販馬的,他懂什麼?吃不上飯,去搶朝廷就是了。可是真的有朝一日,讓他坐了江山,他還去搶嗎?他們這幫人,即便是成了大氣候,也是一群只知道破壞,不知道生產的狼,這等人不會得到民心的。而師爺讓你做的事情,從一開始就站在民心上。在大明,做事情,要講究道義,要講究民心所向,不然你不會贏。為何你殺了一個縣令,劉廣生都不敢動你,因為你站在了安塞人的肩膀上,是他們給你託著呢!”

楚行愣在了當場,他盯著師爺看了半天,他沒想到,已經七十多歲的老爺子,竟然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臭小子,阿爺和你說話呢,你又在七想八想什麼?”老爺子惱火的看著楚行。

“孫兒在琢磨……阿爺說的這一番話是有道理的。”楚行不敢在吊兒郎當的躺著,而是起身說道:“男子漢,大丈夫,總歸不能白來這世界上一遭的。”

“這才像是你們楚家的爺們。”老爺子欣慰的點點頭,“而且,老子直白的告訴你,你們這些年輕人,都沒經歷過真正的戰場,沒見過真正的冷酷,你們見到的亂世才只是開始,接下來幾年,你才有機會見到什麼叫做餓殍千里,萬里無人煙。”

“所以,我認為您今日所言,有一個邏輯是不對的。”

“哪裡不對!”

“您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著眼前的乖孫如此嚴肅的表情,老爺子也愣住了,忖度了半響說道:“可自古都是如此啊。”

“自古如此便是對的嗎?”

“小兔崽子,跟爺爺我裝大頭蒜!”見到楚行如此昂然,老爺子的第一反應,作勢便是要打。

只是鞋底子抄在手上,半響卻沒有落下,因為楚行的眼神從來沒有如此澄澈過。

“你所求的太大了。孩兒啊,你想想,人都是自私的,哪怕是有朝一日,你做了龍椅,你手下人就不自私了嗎?你指著他們替你牧民,沒有私心?太難了。”

“難,未必沒有出路啊,自古沒有人做成過,不代表孩兒不能試一試。您今日一席話,點醒了孩兒,人生一世,就那麼短短几十年,不轟轟烈烈一番,豈不是可惜了。”

“反正阿爺早晚得死。”老爺子倒是看得開,笑眯眯的說道:“你別死在爺們頭前就行,還有留後這個事兒,得儘早。”

“不跟您說了。”楚行起身,收拾行裝,便要出門。

“大晚上的,你折騰什麼?要阿爺說,田見秀那畜生,不知道好歹,走了便走了吧,無礙的。”

“他還配不上孩兒那麼上心。”楚行搖搖頭說道:“我記得先前賑災,先頭考慮的都是那些沒被擄走的百姓,而那些被擄走的百姓,後面雖然放回來了,但是縣衙卻沒有能力去賑濟什麼,既然巡撫大人將他們囑託給了我,眼下我總該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