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撫臺!”楚行進入內衙,按照師爺的吩咐,直接躬身行禮。

撫臺,是巡撫的別稱。明朝的第一任巡撫是朱標,他被朱元璋任命為巡撫,勘察遷都事宜,這便是大明朝巡撫制度的由來。

而隨著時間的變遷,邊境因為多發生戰亂、民變等原因,多臨時設定督撫,至明朝中後期,因為各種複雜的問題難以短時間解決,督撫制度則日趨常態化。

而總督和巡撫,又大有不同,兩者身份和地位完全不一樣,總督一般掛尚書銜,而巡撫則只能掛侍郎銜。至於劉廣生則比較慘,連侍郎銜都沒掛,他掛的是御史銜,明顯是臨時過渡性人物。

不過對於楚行這種連巡檢都是假冒的人來說,巡撫已經是天大的人物了。要知道巡撫之職,整個陝西的軍政要務,都可以一言而決,儼然就是一個坐鎮一方的土皇帝。

劉廣生還保留著書生樸素的習慣,來到安塞這個窮地方,沒有提任何過分的要求,一襲青衫,手裡還捧著本書,正看得津津有味,不得不說,這位巡撫大人給人的感覺非常好,儀態端莊,一看就是見過大世面的人。

透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劉廣生雖然看起來是個棄子,但實際上人家也是實打實的實幹派,此時正是四十來歲,精力充沛的年紀,又多次深入民間,人家儼然是想做出些貢獻來的。

“這不是蘆關嶺英雄寨的猛虎麼?”四下並無他人,劉撫臺捻著頜下的長髯,一張嘴就石破天驚,聽得楚行心裡咯噔一下子。

見楚行有些驚訝,劉撫臺搖了搖頭,真的是年輕,沒經歷過大風浪,朝著楚行擺擺手道:“來,過來坐。”

雖然被人道破了身份,楚行有些驚訝,但是這官場的等級尊卑他還是知道的,當年創業的時候,跟領導開會的時候多了去了,別管對方什麼職級,他都不敢輕易坐,更不要說撫臺這種高官高官了。

所以楚行只是往前走了兩步,神色恭敬的看向巡撫,並沒有落座的意思。

見眼前這少年頗為識趣,這劉撫臺也就沒有為難楚行的意思,用當做自家子弟般的語氣呵斥道:“我說你小子也真的夠膽大包天的,兩員朝廷命官,竟然被你當著一眾百姓給殺了,你說你這不是自己往坑裡跳麼?那可是聖人任命的朝廷命官,也是你能殺的?”

“撫臺大人,您如果這麼說,卑下不敢苟同,”見眼前這劉撫臺連連發話,句句直指要害,楚行知道,繼續藏著掖著,就真的沒必要了,當下束手而立,從容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雖是山賊之子,也知道孝義當先,雖九死不悔。”

見眼前少年並無繼續慌亂,而是跟自己坦然對答,劉撫臺笑著點了點頭,“本官雖不認可你的做法,但認可你的孝義。

你能在殺了仇人之後,重新返回縣衙,並擊退反賊,證明你心中雖然有惡,但還殘存幾分良知,知道百姓是無辜之輩,這一點你比闖賊他們要強。

而且你師爺也交代了,你小子自幼隨他修行,有幾分兵事上的本事,若是本官不用你,你很有可能就從了賊,眼下咱們陝西不易,本官可不想陝西多一個笑傲山林的大王,所以這個好處還是要給你的。

先前邢兵憲已經保舉你做安塞巡檢,那是他無識人之能,本撫有舉薦賢才,督促糧餉之權,有意保舉你為平山墩屯田守禦千戶所千戶,如何?如此一來,你可以屯田自足,二來也可以守衛安塞。”

楚行趕忙再次拜謝,他算是看出來了,眼前這位大佬,具體怎麼摸清他跟師爺的底細他不清楚,想來是錦衣衛亦或是東廠之流,但是人家這打一棍子給一個甜棗的本事,用的可真的是爐火純青。

不過他給的這個好處,楚行是真的心動了。一個千戶所千戶的職務,堂堂的正五品,比知縣的等級都要高,當然,明朝文貴武賤,別說是一個小破千戶,就算是總鎮,見了縣令都頭疼。

不過眼下恰是亂世,手頭上有刀片子,就足夠讓人心滿意足了。

只是讓楚行頗為頭疼的是,這屯田守禦多半是要自給自足了,指著朝廷發工資根本不可能,甚至按照要求,他很有可能要定期上繳糧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