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暖寧來到自家放肉的板車處,取出一個麻袋,稱了五十斤給管事的肉,趁著沒人注意,又從空間內取出三十斤肉,混入肉堆當中,一波波的拿去賣給流民。

很快,肉賣完了,想買的流民都買到了肉。

這時環境太亂,接近日暮,人聲嘈雜,竟然沒有人發現憑空多出的幾十斤肉。

沈新生怕有流民買不到肉,會鬧出事情,掐著人數,眼疾手快,揪出幾個買了肉又來排隊的流民,才讓妄圖多買的人打消這個念頭。

流民慢慢離開,回到自己駐紮的地方。

沈新擦了擦額角的汗,看向收拾案板的叔伯,“辛苦洪伯了!”

洪伯也擦了一把汗,“這沒啥!要不是你兩個弟妹,我不定啥時候能吃到肉呢!”

肚子飽了就是幹勁兒足。

只要有肉吃,天天讓他賣豬肉都行。

沈新拿手顛了顛手裡的銅板,將銅板連帶著小布袋都遞給沈暖寧。

這小布袋本來就是大嫂做給沈暖寧的,現在也算是物歸原主。

沈暖寧伸手接過,算了算,一兩肉是八文錢,她多拿出了三十斤肉,就多賣了三千八百四十文,大約是四兩銀子。

她偷偷從布袋裡抓出差不多的銅板,挪到空間。

畢竟她可不想因為這多出的四兩弄出破綻。

此時已經日暮,天色轉暗,火堆漸漸明亮起來。

沈家村一群婦人吃飽喝足,三三兩兩坐在一堆,看著那遞到沈暖寧手上滿滿當當的袋子。

有人眼紅酸溜溜道,“沈壽家可真是運氣好,這麼多肉得有十幾兩銀子吧!”

“村長不是說一道去找的糧食算是大家共有的嗎?那這些銀子不得分我們一點兒?這寧丫頭不懂事,沈伯家其他人就沒有懂事的了?怎麼拽著銀錢不撒手?!”

一個十三四歲的姑娘走過,站在她們身後,幽幽的,聽著她們的話。

有婦人看不過去,道,“梨花嬸子,你在這兒跟我們說有啥用,去跟寧丫頭要點銀子唄。”

吃人家那麼多的豬肉,還堵不上那張嘴。

“你怎麼不去說?”

梨花嬸子當即白了她一眼。

想讓她當出頭鳥,呵,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