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刀下留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陰雲不日,亂紅飛絮,慈寧宮上愁雲高駐,此處的宮主,即是大明如今位最高、權最重之人,皇太后孫氏。
令她連日愁眉不展的並非是傳言洶洶的紫荊關失陷,而是她的兒子,大明的正統皇帝,如今的太上皇朱祁鎮,正被也先裹挾著直奔京城殺來。
土木堡之變,二十萬明軍冤魂,京城徹夜哭嚎,但使她生出滿腔怨恨的只有那叫門叩關的皇帝。
這番怨恨隨著天長日久不斷髮酵,直至發出至酸至烈的氣味,令宮人們也不由得退避三舍。
皇帝與皇后之間的隔閡愈發深重,皇后尚在坤寧宮,皇帝卻住到了以前的王府,奇葩事越來越多,這也註定大明朝的庚午年不會那麼輕鬆。
若說皇帝尚且含有幾分無奈與希冀,那麼皇后對其抱有的便全然都是失望和恨意了。
這幾日,汪皇后沒有少來坤寧宮,為的便是其族兄的事。
堂堂皇親國戚,被皇帝下駕貼由軍營抓到詔獄,這種事情的確有辱皇家的顏面。
汪憲之所以能在詔獄過得如此瀟灑自在,這也是孫太后與錦衣衛指揮使孫圭打過招呼的。
本以為此事可以過去,可任了誰也沒想到,皇帝居然在上午提著那柄天子劍,徑自去詔獄又把汪憲捉了出來,說是要在西四牌樓問斬。
現在,整個京師都已經被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整個西四牌樓都圍堵得水洩不通了。
這種不按合常理出牌的舉動,不可謂不糊塗。
“難道他還不知道自己有多丟人麼?”
孫太后喃喃數語,此刻她深邃的眼眸中飽含著的,不知是不是對允可這位景泰即位的後悔。
汪皇后撲倒在慈寧宮內,梨花帶雨的哭著:“太后,您一定要為臣妾做主啊。”
“陛下要是真的把臣妾的族兄當街殺了,這打的可不知是臣妾這個皇后的臉面,也是太后您…”
說到這,孫太后的目光斜睨過來。
汪氏連忙改口:“也是在打皇家的臉啊,太后您想想,若是這次讓陛下殺了,以後還不想殺誰就殺誰嗎?”
聽到這裡,孫太后總算是在她希冀的目光中輕輕頷首,雙唇微啟:“叫孫圭帶上哀家的懿旨,立即去西四牌樓。”
“謝過太后,謝過太后!”汪皇后顧不得多道謝,連忙起身匆匆忙忙跑出慈寧宮。
同一時間,華蓋殿。
群臣得知此事,都是無比的吃驚。
“汪憲即便有罪,也不能這般任性而為啊!”
“就是陛下,也不能想殺誰就殺誰,如此下去,綱常敗壞,律法又被視同何物?”
“正是!”
一眾臣子七嘴八舌,但意見卻出奇地一致,幾乎沒有支援皇帝這麼做的,都是清一色的指責。
吏部尚書王直沒有表態,因為他知道誰才是現在最應該說話的人,皇帝早就把朝堂的話語權交給了一個人,于謙。
他看向于謙,發覺于謙正冷眼看著這一切。
于謙看著這群已經站在禮法制高點上的人,隨而輕輕搖頭,不屑地嘲笑了一聲。
隨後,一聲暴怒的大喝,令所有人都是神情一顫。
“袞袞諸公,我打斷你們問上一句,現在什麼事才是最要緊的?”
“是討論皇帝應不應該殺汪憲嗎?是這個汪憲其罪當不當論死嗎?瓦剌的大軍可正磨刀霍霍,朝這兒殺來哪!”
“現在我們最應該做的,是這些嗎?”
“這些雞鳴狗盜的爛事、破事,就不能等到保衛了京師,擊退了瓦剌以後,再來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