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復言南遷者斬!(第1/2頁)
章節報錯
吏部尚書王直是一個十分直白的人,也正是這份直白,為他在八年後帶來了殺身之禍,成為叫門天子復辟後報復的首要人物之一。
王直問的話也是必須要立刻搞清楚的問題,但錯就錯在,他問的太直白了,而且不應該當殿問出來。
都察院左都御史徐有貞經過痛哭,臉上卻看不見任何淚水,站出來大聲喝道:“王直,你是盼著陛下死於土木堡不成!”
于謙見不到王直這樣的人平白遭受指責,站出來說道:“徐大人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社稷為重,君為輕!”
于謙這話比王直說的更直白,一下子就拉過了全場的仇恨,這就等同於在說,大明有沒有朱祁鎮都行。
其實王直也是這個意思,他們兩個代表的,是眼下大多數朝臣的意思,只不過沒人願意說的這麼直白。
王直看向于謙,他心中自然明白,後者是故意這麼說,為的就是要讓他置身事外。
旋即,他嘆了口氣,不再開口。
這話,最不高興的當屬朱祁鎮的生母,太后孫氏了。
但孫太后清楚地從朝臣眼中看見,大部分人此刻都是支援于謙的,她強壓下怒火,於屏風後輕輕說道:
“於侍郎,你想要怎麼辦?”
太后發話,亂象紛呈的朝堂才算有了些許安靜,徐有貞瞪了于謙一眼,先行說道:
“太后,此時大軍新敗,京師防衛力量不足,該仿宋之制,南遷。”
此話一出,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
仿宋之制,這四個字太丟人了。
孫太后也看過去,彷彿對這個建議十分不敢置信,她道:“什麼,南遷?”
南遷,她是持反對意見的。
群臣倒是支援的,因為他們在接到土木堡戰敗訊息的那一刻就已經在心中決定,要把家財全部遷往南京了。
可太后不行,她全部的身家就是當今皇帝,朱祁鎮。
皇帝還在瓦剌手裡,你們卻在說南遷,你們這幫人拍拍屁股跑了,皇帝怎麼辦?
我兒子怎麼辦,誰去救我兒子回來?
在心裡,朱祁鎮首先是她兒子,其後才是大明朝的正統皇帝,朱祁鎮的性命是大於大明江山的。
所以,這次她打算支援于謙,因為她知道後者一定不會支援南遷,她需要一個盟友。
果不其然,于謙聽到徐有貞提起南遷之議,當即就是怒目圓睜,站出來指著他的鼻子怒罵:
“說南遷的,都該殺!”
這句話,當時就把徐有貞和那些跑路派震住了,也給沒來得及說話的主戰派提氣。
但說句實話,能有跑路派這一群人出現,的確是有原因的,回過頭來看現在的大明朝,的確是一片亡國之象。
土木堡慘敗、皇帝被俘、京城防務空虛、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舉國一片的嚎啕痛哭。
這一幕,與三百年前又何其相似,簡直是一模一樣。
就在三百二十三年前,北宋靖康元年,宋徽宗、宋欽宗和趙氏皇子后妃、宮女四百餘人被俘,衣冠南渡,北宋滅亡於金人之手。
相似,又不太相似。
現在的大明,有了穿越者朱祁鈺,有了于謙。
于謙的話,激起了朝堂上主戰派的聲討。
“該殺!”
“言南遷者該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