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

蘇問眼中閃過幾許好奇:“那為何千年不見通玄?”

“自是姬周之故!”

鍾玉望著蘇問,也不隱瞞:“千年前,姬周太祖,開國立朝之後,為保姬周江山永固,以大勢脅迫天下大能飛昇,使得世間再無通玄神人,並以九鼎鎮壓九州地脈,保住九州靈秀的同時,又使天地靈機受九鼎所限,通玄之關,更是難破!”

“所以,姬周太祖與天下大能飛昇上界之後,此世再無通玄,也不容通玄!”

“三教雖有底蘊,能以非常之法破關,但姬周有元鳳神舟這等鎮國重器,自身又是真龍天子,王道至尊,縱然三教不惜代價,成就通玄,也難以與其抗衡!”

“所以,三教不敢輕易動用底蘊,一旦他們動用底蘊,便會遭姬周鎮壓,不惜代價成就的通玄大能,要麼破界遠走,飛昇而去,要麼被姬周元鳳真龍滅殺。”

“這般局面,維持千年,直至……”

鍾玉望著蘇問,沉聲說道:“寧州一戰,先生力敗元鳳,這才將天下之桎梏打破!”

蘇問:“……”

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寧州一戰,他斬斷了大周國勢,也放出了天下群雄。

如今有一個張洞庭,將來就會有十個百個張洞庭。

大周鎮壓不住。

他也無力抵擋。

因為他已不再是力敗元鳳的法海。

處境……堪憂啊!

雖是如此,但蘇問並不慌亂,只向鍾玉問道:“那如今三教將有三位通玄?”

“應當只有兩位。”

鍾玉搖了搖頭,解釋說道:“道門底蘊最是深厚,張洞庭又是天縱之姿,位晉通玄自無懸念,釋門略遜道門一分,佛子深修不出,再有一段時日,應當也能破關晉升,至於儒門……”

“儒名不同道佛!”

鍾玉沉聲說道:“儒法尊王道,圖社稷,謀教化,想要成就通玄,光有教門底蘊還不夠,還需時機,造下一番大事業,不是新朝開元之宰輔,就是舊朝救亡之重臣,或者開宗立派之聖賢!”

這話說得並不是很清楚,但蘇問卻聽明白了。

說得明白一點,儒門想要成就通玄,那就必須出一個諸葛臥龍或者王陽明式的人物。

要麼為新朝開元,要麼為舊朝救亡,要麼開宗立派,新闢一學!

不似道佛兩教,只要動用底蘊,補全天地靈機,就能成就通玄道果。

這是儒法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