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不能。

指望他們,還不如指望母豬會上樹!

所以,蘇問行正統王道之路的下場,就是與大周玉石俱焚,以身折斷大周最後天命,為後來者鋪路。

為王前驅,便是如此。

槍打出頭鳥啊!

反之,蘇問不行正統王道之路,強硬推行這般極端的天道正法。

如此,大周皇室會是什麼態度?

怕,當然怕,但他們怕,三教百家更怕!

急,當然急,但他們急,三教百家更急!

只要他們還有那麼一點腦子,他們就不會向蘇問動手,而是任由被蘇問觸犯根本利益,急得跺腳跳牆的三教百家衝上前去,與蘇問拼個頭破血流,你死我活,自己作壁上觀,坐收漁翁之利。

驅狼吞虎,鷸蚌相爭,豈不美哉?

這樣一來,蘇問雖與天下為敵,但天下最強的大周卻不會找他麻煩,他就能掙得一份寶貴的發展時間。

當然,天下智者甚多,肯定有人能看破他一手,甚至從此看出他外強中乾的事實。

但……

那又怎麼樣?

寧州一戰,威震天下!

就算有人看破此計,知道蘇問外強中乾,又有幾人敢來一試通玄之力?

先天之下,沒有資格。

先天之中……真以為先天大修是隨意消耗的炮灰,讓送死就送死,讓踩雷就踩雷?

拿先天大修的性命來試探蘇問是否虛弱無力,外強中乾?

大周皇室都沒有這樣的資本!

再且說了,怎能確定,試探出的結果就一定是真呢?

誰敢保證蘇問不是故意示弱,以此設局,請君入甕?

這就是虛張聲勢,故佈疑陣。

你看破也沒用,因為你不敢試,起碼現在不敢。

這一計,將為蘇問爭取到寶貴的發展時間。

做人,眼光是要放得長遠不錯,但也不能只看長遠坦途,不看腳下坑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