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臺下,一眾先天,此刻也雙眉緊鎖,皆在揣摩此書用意。

蘇問不作理會,繼續說道:

“洪太尉以權勢壓人,一眾道人也是無奈,只得喚幾個火工道人來,將門上層層疊疊的符籙封皮揭下,再將那大鎖錘開,同洪太尉一起,進入那伏魔殿中。”

“伏魔殿中,怎樣景象?”

“但見:昏昏默默,查查冥冥,數百年不見陽光,億萬載難瞻月影,不分南北,無辨東西,黑煙靄靄撲人寒,冷氣陰陰侵體顫,人跡不到之處,妖魔往來之鄉,閃開雙目有如盲,伸出兩手不見掌,常如三十夜,卻似五更時……”

“果是魔穴,森然恐怖!”

蘇問摺扇一敲,沉聲說道:“然而洪太尉渾然無懼,命人點上數十火把。”

“火把點起,光明照亮,眾人定睛一看,殿中別無他物,只中央一座石碑,約高五六尺,下有石龜趺坐,碑碣之上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籙,人皆不識,又繞到那碑後,竟見四字鑿寫,乃是——遇洪而開!”

“遇洪而開?”

“這……”

眾人驚疑,心雖有猜測,但卻不敢胡亂言說。

好在,蘇問沒賣關子,當即便接下文。

“太尉見此,面上大喜,當下便向一眾道人說道:“你等阻我,卻不想祖老天師已注我姓在此,遇洪而開,分明是教我開看,還不速速將這石碑給我鑿開?”

“一眾道人慌忙諫道:“太尉,不可掘動,走了魔君,天下大亂!”

“太尉大怒,厲聲喝道:“你等懂得什麼,遇洪而開,此乃天數,你等膽敢逆天而行,快快喚人將此碑鑿開,若否,本太尉回朝之後,定要參爾等一本。”

“太尉如此,道眾無奈,只得命一眾火工,齊力掘那石龜,半日方才將石龜掘起,又掘下去,約有三四尺深,見一個萬丈深淺地穴,正是那魔君鎮鎖之處!”

“啪!”

醒木拍下,響若驚雷,眾人心中皆是一跳,未及言語心季,便又聽蘇問說道。

“地穴方才掘開,便聽一聲響動!”

“何等響動?”

“恰似天摧地塌,嶽撼山崩,錢塘江上,潮頭浪擁出海門;泰華山頭,巨靈神噼山峰碎,共工奮怒,去盔撞倒不周山,一風撼折千竿竹,十萬軍中半夜雷!”

“這一聲響動過後,便見一道黑氣滾滾而起,自魔穴之中翻將出來,直直將大殿天頂衝開,沒入蒼穹之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往四面八方飛去,轉眼便無蹤影了。”

“洪太尉驚倒在地,目瞪口呆,罔知所措,許久,方才如夢初醒,回過神來,喃喃自語:“真有妖魔,真有妖魔?”

蘇問摺扇一敲,沉聲定道:“正是天命成局,劫氣迷眼,惑太尉心神,縱魔君出世!”

“何等魔君?”

“且見那龍虎天師飄然而來,望著已然破封的伏魔殿,幽幽一嘆,命人將洪太尉扶起,言道:“當真天數也!”

“太尉聽此,冷汗直流,連聲向龍虎天師請教:天師,方才走的是何方妖魔?”

“龍虎天師搖頭,嘆道:“非是妖魔,而是魔君,三十六座天罡,七十二座地煞,共一百單八位上界星宿,下界魔君,遇洪而開,應命而出,天數,天數也!”

“說罷,也不管洪太尉如何,便飄然而去了。”

“洪太尉見此,也只得離開龍虎山,回京覆命,卻不知大宋禍劫,已然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