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州,九州之一,當真是人傑地靈,虎踞龍盤,氣象與雲州孟州截然不同。

雲州也好,孟州也罷,多是世俗之景,縱有修者也多為江湖兒女,且大半都是無門無派或左道旁門的散修,傳承不全,底蘊淺薄,哪裡有超凡入聖的氣象?

寧州就不同了,九州之一,人傑地靈,修界盛行,修者眾多,隨處可見遁光飛縱,出入青冥,高天蒼穹之中,不再是空敞寂寥模樣,不時便見奇景異象。

蘇問站在盤凰樓上,俯瞰天下,只見山川秀麗,靈氣所鍾,透出一股勃勃生機,山林之中異獸眾多,更有百禽飛鳥,向這盤凰寶船朝拜而來,蔚為壯觀。

雖無人敢接近這天家御駕,但眺望遠處也可見到遁光閃爍,都是後天之境的一流修者,跟隨在盤凰寶船之後,倒也沒有什麼別樣心思,只是借風隨船而行。

不錯,這些身化遁光,飛空穿梭的修者,大半都與盤凰寶船行進的方向相同,所以都在借這東風,隨船而行,為此,姜凰還特意讓盤凰寶船放慢了速度。

“寧川盛會啊!”

就在蘇問俯瞰山河之時,一聲輕笑自從後方響起。

蘇問回過身來,只見鳳冠霞帔,盛裝華麗的姜凰,正在那兒笑吟吟的望著他。

“殿下!”

蘇問點了點頭,向她見禮。

姜凰也來到他身邊,俯瞰著船下壯麗山河,問道:“如何?”

“山河壯麗,神州錦繡!”

蘇問也不吝嗇,讚賞說道:“不愧是九州祖地,相比起來,雲州孟州可謂窮山惡水啊!”

姜凰一笑,解釋說道:“這是龍脈匯聚,地氣牽引的緣故,我大周立朝之時定鼎九州,鎖住了山河地氣,縱是天地有變,元靈沉寂,也保得幾分靈秀。”

“否則,縱是名山大川,洞天福地,也難抗天變之勢,豈有今日這般氣象?”

“哦?”

蘇問眉頭一挑:“這般說來,乾州乾京,更是不凡了?”

“那是自然。”

姜凰笑道:“寧州事了之後,先生若是不棄,姜凰願與先生暢遊乾京。”

“殿下這般盛情,當真叫人難卻。”

蘇問一笑,轉過目光:“方才殿下說寧川盛會?”

“不錯,寧川盛會!”

姜凰點了點頭,解釋說道:“由寧川三宗聯合李,孟,顏三家聯合舉辦的寧川盛會。”

“寧川三宗?”

“李孟三家?”

蘇問喃喃一聲,問道:“這又是個什麼名堂?”

“寧川乃是儒門教化之地,儒風盛行,儒士成林,寧川三宗之首學海劍樓,便是儒門嫡脈傳承之一,最重文華才氣,因此廣邀天下修者,開這寧川文華盛會。”

姜凰輕笑說道:“文華盛會以文華取勝,不止學海劍樓,分屬道佛兩教的青雲宗與龍華寺,還有李孟顏三大門閥世家,也會拿出重寶為文華盛會之獎賞。”

“據說上一屆的文華盛會,學海劍樓拿出了一件後天儒寶,作為文華會魁首的獎勵,最後那文華魁首,不僅將這後天儒寶收入囊中,還得了顏家千金青眼。”

“如今,他已是學海劍樓的真傳弟子,寧川顏家的千金夫婿,叫人好不羨慕。”

“所以……”

姜凰搖了搖頭,輕笑說道:“每次文華會開,九州十地的修者,全都趨之若鶩,如鯽而來,盼望著一朝出頭,青雲直上,為名為利,為財為色,也是精彩。”

“原來如此!”

蘇問點了點頭,輕笑說道:“難怪有這麼多修者與我們同行,都是那文華盛會之故?”

“不止如此!”

姜凰眼神莫名,玩味說道:“文華盛會,只是其一,還有其二,更為關鍵。”

“哦?”

蘇問也來了興趣:“這其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