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興預料到fantasy會熱銷,但萬萬沒想到這麼暢銷。

&nusic和fantasy兩款產品,邏輯科技已經實現質的飛躍,營業額破億,在全國範圍雖然狂飆突進地擴張,但財務和現金流相當健康,糧草彈藥足夠支撐海外出徵。

“嗯。”

陸飛此刻既不發愁產能,也不發愁第二代的整合方案,愁的是人才,技術光靠砸錢沒用,得砸人才。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陸總,這是我和孫總幾個碰頭草擬的人員名單。”

郭興遞上一疊稿件道:“上面不少是國內半導體裝置廠商的骨幹精華,也有名校的畢業生,當然還有華為的人,他們的業務和團隊能力都沒問題,即插即用。”

陸飛一目十行,瀏覽著紙上密密麻麻的人名和對應簡單的資訊,有不少人被打上一個勾,或者雙勾、三勾,粗粗一算有五六十人,詫異道:.c0m

“這些都是這次出征海外的先遣軍團?”

“是的,陸總。”

郭興點下頭,毫不避諱道:“三分之二是華為開拓歐美市場的市場部舊將,懂國際規矩,剩下三分之一是在這次國內銷售中表現出色的員工,以老帶新。”

陸飛摸了摸下巴,開拓海外市場,最頭疼的就是該找哪路人馬來南征北戰。

一般,有四類選項:

第一是邏輯內部做市場的銷售人才,第二是歐美當地的外籍員工,第三是外企的華夏籍>>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高管,第四,海外留學生。

“陸總,這個我們華為舊將最有發言權,後面3類人當時試了一圈,都不頂用。”

郭興回想過往,分享經驗:“留學生最不靠譜,外籍員工會因為華夏企業在海外的知名度低,像樣的不會來,管理當地業務的高管更不用說,至於外企華夏籍的高管……”

陸飛插話道:“他們都是好平臺上的螺絲釘,只管一塊業務,銷售的管銷售,售後的管售後,而我要的,是一塊磚頭,哪裡需要往哪裡搬的全面人才。”

換句話說,外企的華夏打工人就像楚雲飛,358團有後勤保障和有糧餉軍需。

而邏輯、華為更需要李雲龍式的人才,自己想方設法搞裝備,像餓狗野狼一樣撲上去。

“陸總看得透徹,是這個理!”

郭興豎起大拇指,由衷佩服道。

“我跟這些給外企打工的華夏高管打過交道。”

陸飛聳聳肩,MSN、易趣、貝塔斯曼,我可有豐富的鬥爭經驗!

“反正華為試了一圈,還是把自己的優秀銷售往海外調,不管英語好不好,強行調人,就是靠這批不熟練英語甚至根本不會英語的人,奇蹟般地把海外市場開啟。”

郭興不免緬懷道:“我印象很深,就在鵬城的五洲賓館舉行了遠征誓師大會。”

“我們也可以搞一個這樣的大會。”

陸飛從善如流,邏輯如今幾乎是以華為為核心的班底,跟港灣並稱“小華為”。

郭興舔舔嘴唇,猶豫了片刻還是說出顧慮:“那個陸總,你就不擔心我們搞一個華為幫,串通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