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輸給陸老爺,不丟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華夏快遞賺頭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電商件,一種是時效件,就是運輸檔案、票據、高價消費品這種對安全性和速度要求高的。
賺的就是當日達、次日達、凌晨達的服務溢價,經常要用得上航空運力。
晶東虧就虧在只是內部物流,大頭都是晶東的電商件,可電商件才賺幾個錢?
粥少僧多,淘寶、拼夕夕還不勻出份額!
三通一達、天天等等快遞,加盟外包,省人力省成本,低價競爭,幾家、十幾家內捲起來,晶東哪裡卷得動?
虧的是劉鏹東和資本,爽的是東哥兄弟和使用者,資本能特麼答應嗎?必須盈利啊!
陸飛瞥了眼吃得津津有味的劉鏹東,東哥還帶良心,來人,把那個最矮的路燈留給他。
“陸總的意思,中通除了消化晶東內部的電商件,還要做飛購以外的生意?”
賴海松頓了下,夾肉的筷子懸在半空。
“上吃郵政,下吃電商。”
陸飛把一盤蝦滑分成兩半,撥到鴛鴦鍋的清、辣兩個鍋,就像中通不能像晶東物流只盯著電商件。
B2C的銷售量,只有C2C業務的四分之一,不要說航運,鐵路的貨物裝載量都填不滿。
中通直營不能只靠晶東的電商件,還要跟郵政競爭時效件,上裝的檔案體積小,重量輕,客機腹艙航運分攤下來的毛利率,相當地高。
“陸總,從、從國營裡搶食吃?”
賴海松驚得筷子都要掉下來,這年頭郵政視民營企業為草寇,一個不慎,郵遞信件就被當成為“非法寄遞”,無異於虎口奪食。
“是把蛋糕做大,大家分食。”
陸飛指了指鴛鴦鍋,“前8到10年,陸路為主,貨航為輔,後8到10年,貨航為主,陸路為輔。”
“我還有一個建議,在長線快遞上開通跨區域省際網路班車,比如從燕京到莞城。”
賴海松本以為從汽運開始,一個一個建站,一臺一臺買車,一個一個開網點,短線鋪開,但想不到陸飛的物流藍圖這麼宏大。
維繫華東、華南、華北、華中四條長線,只靠鐵路、航空完全不行,成本太高。
“這樣減少轉運環節,當然快件的中轉費用還不夠車的路費和油費,但比起航空、鐵路,絕對是划得來的。”
“看看,什麼才叫專業。”陸飛舉起可樂。
“用班車運貨,賴總開了華夏快遞的一個先河。”劉鏹東也把可樂舉了起來。
賴海松看二人全沒意見,難掩興奮地碰杯,只聽哐噹一聲,猛地灌下一大口。
“陸總,劉總,只要我們的模式確定下來,我敢說中通的發展一年頂兩通一達兩年,不過我怕這麼鋪開,500萬的資金不夠用。”
“500萬隻是第一筆,你先在華東扎穩腳跟,配合飛購在華東的分公司,開啟蘇滬杭的局面。”
“這沒問題,但是陸總,航空的資源咱們從哪裡弄?國營航空機場可瞧不上民營物流。”
“事在人為嘛!”
陸飛翹起嘴唇,其實03年,也就是明年,就是中通起飛的時機。
因為病毒,大批大批的貨運飛機不得不停業,沒人坐,飛得越多,機場虧得越慘。
順豐瞅準這個時機,跟揚子江快運包機,從陸地快運,直接進化到航空快運。
賴海松、劉鏹東面面相覷,看他如此自信,以為陸飛已經掌握著不可明說的人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