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國是一刻都不願在湖畔別墅多呆。

天矇矇亮,連早餐都沒吃,就撂下伊凡卡,不告而別。

陸飛從伊凡卡的房間回到自己的臥室,洗漱一番之後,正襟危坐在書房裡。

此時,大洋彼岸的華夏鵬城。

夜色下的復芯,燈火通明。

孫紅軍、胡正明、梁孟松、王寧國、胡煜華等清一色的高層們聚集在一處。

&n製程工藝風險性試產在歷經一年多的準備,終於到了見真章的時刻,

除了復芯的人在場,只有像章汝京在內的少數中芯高層,和復芯聯手的AMD、三星,一個也沒有被邀請,為的就是防止洩密。

“陸總,開始了!”

從電話裡,陸飛聽出了孫紅軍的不安。

流片的費用很高,為了保證晶片的良率,晶片製造廠商在新技術定型以後,往往會先安排相應的風險試產,確定最新工藝的良率。

測試環節包括功能測試、效能測試和可靠性測試,整個過程就像是徵兵工作中的體檢。

多項體檢指標合格的面試者才夠格!

同一片晶圓中有的晶片合格,有的晶片不合格,測試目的就是挑出合格的晶片,淘汰不合格的晶片,合格的晶片也叫“活晶片”,就是所有的電學訊號滿足要求,透過電路測試。

反之,但凡有一種電學訊號不滿足要求,沒有透過電路測試,都是不合格的“死晶片”。

測試完成後會有一張花花綠綠的測試結果圖,綠色的代表活性片,其他顏色的代表死晶片,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死法”。

紅色就代表某迴路漏電流過大。

藍色代表某迴路擊穿電壓過小……

等待測試結果的過程極其煎熬,現場死一般的寂靜,針落可聞,氣氛凝重又緊張。

陸飛已經坐不住了,來回踱步。

&n製程工藝!

&n和45nm屬於同一代製程,

無需更改晶片設計,採用新的設計準則,只要照找TSMC的45nm工藝設計流程,就可以直接獲得40nm工藝才能提供的競爭優勢。

&n,也就等於突破了40nm,目前全球最頂尖的水平也莫過於此。

對於全國的晶圓代工廠,包括中芯在內,製程工藝還在65nm,甚至90nm掙扎,40/45nm更是遙遙無期,基本沒有可能。

現在,華夏有這麼一家有希望實現零的突破!

追平臺積電、聯電、英特爾第一梯隊,

成敗在此一舉!

六點十四分,復芯工藝生產線的良品率結果新鮮出爐,赫然定格在32%。

&n良品率整整高出了20多個點!

&n風險性試產的良率都要高出2個點!

試產環節是評估規模化量產風險的關鍵一步,意味著復芯的40/45nm製程工藝順利完成風險試產,可以進入小規模量產,邊生產,邊提高良率,然後大規模量產。

“噢噢噢噢!!”

頃刻間,現場爆發出尖叫和吶喊。

一個個也不管穿著防塵服,蹩手蹩腳地擁抱、蹦跳、鼓掌,把這一年多來的壓力、血汗,甚至加班熬夜掉的頭髮,一股腦地統統發洩了出來,以前對落後世界水平有多憋屈,現在衝上國際水準就有多興奮。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莫欺少年窮!中年瓊!老年窮

“老孫,老孫,發紅包,發大紅包!!”

陸飛攥緊了拳頭,衝著空氣揮拳。

狼走千里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