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陸老爺飄了,但沒完全飄(第1/3頁)
章節報錯
中芯國際從出生就伴隨大隱患——
極其複雜的股東結構。
中間夾雜著各方的利益,只因為張汝京個人的號召力,把這一團團意志暫時凝聚。
然而,因人成事,因人廢事。
一旦張汝京離開,微妙的平衡就會被打破,爭奪控制權而爆發內訌,絕對避免不了。
邏輯這個體量,活脫脫的炮灰!
陸飛見張汝京一心撲在華夏半導體,也是真心實意的邀請,委婉地說出顧慮。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張汝京無奈地嘆氣,“要規避限制引進裝置,就必須引入外資。”
陸飛恍然大悟,這倒的確能繞開《瓦森納協議》。
“雖然結構複雜,但是人心是齊的,都是奔著華夏半導體崛起這個大目標!”
張汝京就像自信的船長,能開好這艘人心複雜的大船,再次邀請他入股上船。
“您為什麼希望我加入?”陸飛好奇道。
“明年中芯計劃在紐約、香江兩地上市,憑邏輯在國際市場上的名氣,更憑陸總你!”
張汝京笑吟吟道:“不但是公認的‘華夏比爾蓋茨’,還是押中網藝的‘華夏巴菲特’,資本市場一定會看好中芯,我們也能籌集到更多的資金,進一步擴張發展。”
陸飛噢了一聲,合著利好中芯!
加上引進NADA快閃記憶體生產線,填補華夏空白,滋滋,完美的投資人,完美的故事,高,實在是高。
“如果,只是如果。如果我不答應,是不是就沒有合作建廠的可能?”
“不,NADA快閃記憶體的確是一條路子,但是整個專案誰主導呢?中芯?還是邏輯?”
張汝京慢悠悠地走出廠房門口,等待著車輛駛來,載他們去酒店宴賓。
“自然是邏輯。”陸飛道。
張汝京開啟車門鑽入,“那麼陸總打算投資多少?中芯上市計劃已經提上日程,絕不會再有大動作。”
“也就是說,不投錢?”
孫紅軍和陸飛對視一眼,錯愕不已。
“對,只能是技術入股。”
張汝京扶了扶眼鏡,直說中芯不是佔便宜,搞半導體,錢是次要,人才是主要,尤其是能獨當一面的專案領導者。
陸飛和他坐在後駕駛座,看似隨意一問:“像您這樣的,在臺積電不多吧?”
“人外還有人,大概七八個。”
張汝京一一列數,除了老闆張忠謀,餘振華、梁孟松、孫元成、蔣尚義等技術6君子。
“最近他們攜手研發出銅製程,打破了IBM的技術壟斷,很了不起。”
陸飛一聲不吭,默默記在心裡。
“陸總如果想挖,趁早還是打消念頭,他們對張忠謀忠心耿耿,願意來內地的就更少之又少,我已經遞過好幾次橄欖枝。”
張汝京看出他的小心思,好心提醒。
像IC領域的大牛、大老級別的人才,從來不缺下一站,想要接觸,想要說服,只憑嘴遁是沒用的,至少要有一個框架,才能把他們吸引來。
“他們今後也許會像張董一樣,深明大義,再貢獻一把子力氣。”
陸飛打了個哈哈,繞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