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出海米的植物名為【海米樹】。

這是一種神奇的植物,它們每一棵都長得異常高大強壯,差不多有一個成年人的大腿那麼粗,能長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高,但大部分在水下,暴露在水面上的部分大概只有五六米。

它們有著極為發達的根系,深深紮根進阿帕奇島周圍的海床當中,一直向下綿延數十米,即使是在海水中,也能蓬勃生長。

它們有葉子,但也只是在最頂端的位置有兩片碩大到幾乎能當被子蓋的大葉子。

有些【海米樹】被海浪推得東倒西歪,頂端的大葉子漂浮在水面上,就跟一艘艘隨波輕擺的小舟一樣。

【海米樹】的莖幹很有韌性,會被海浪拍倒但不會折斷。

在上面每隔三五十厘米就會鼓起一個差不多有拳頭大小的鼓包,剛開始是綠色的,在成熟後會變紅並且自行開啟,露出裡面的白色團狀物質。

這坨白色的團狀物質不是是【海米樹】的種子,而是“花”。

在這些花暴露出來之後不到三五天就會綻放,如果和其他植株上的花接觸到,就能互相授粉逐漸長成種子。

但是人們往往不會讓這種現象發生,因為海米樹的種子裡面到處都是纖維,幾乎沒有食用價值。

他們需要的是【海米樹】的花,這些花就是“海米”,它是阿帕奇島以及附近數個島嶼的主要食物來源。

在阿帕奇島周圍的海域中,幾乎隨時都有成千上萬名工人在水中工作,不時地有腦袋從水中浮出,又一頭扎進去。

他們的工作就是從【海米樹】上尋找已經成熟的紅色鼓包,在開花之前就把摘下,並用小刀剖開鼓包取出裡面的海米。

隨後這些海米就會被集中送進加工廠加工,按照需求製成各種製品後裝袋售賣。

最常見的是磨成乾粉,因為海米粉吸水後體積會膨大成之前的幾倍,阿帕奇島附近島嶼上的窮人們基本就靠著海米粉泡水度過一日三餐,偶爾再添一兩條小魚加餐,倒也能填飽肚子。

海米的營養價值不算太高,但是比陸地植物產量更大,而且不需要每年播種,種下一棵能夠存活至少三十年。

除了前十年根本不會開花以外,基本沒有什麼缺點,因此除了阿帕奇島以外還有不少島嶼都在種植。

不過【海米樹】雖然能夠生活在海水裡,但是對水質和水溫的要求比較高。

其他島嶼種的【海米樹】都沒有阿帕奇島海域的生長狀況好,產量也沒這麼高,因此這裡才成了遠近聞名的海米產地。

“騰騰騰…”在沙曼萊爾觀察完阿帕奇島周圍的情況後,莫尼號也即將登島。

在察覺到有船抵達之後,島上船塢內已經有人在忙活,指揮起莫尼號的降落。

因為要留出地方種海米,這座島只有一座小型碼頭,僅供島上的漁船和貨船通行,前來造訪的大船基本上都是直接飛到船塢內的。

要是不會飛?那這個地方還是別來了,破壞【海米樹】可是要遭到島主追殺的。

“騰騰騰騰…”

莫尼號緩緩下落,降落到船塢內的水面上,在向前滑行了一段距離之後逐漸降速,最終穩穩地停了下來。

阿帕奇島,成功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