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手癢了?”

“那倒不是。”穆齊爾搖搖頭,說道,“又不是誰的屍體都能隨便賣的,只是感慨一下而已。對了,你下次手術什麼時候,我也去看看。”

“這就要看洛卡德醫生能不能給我找到那兩份病歷了。”

雖然在規模上,格雷茲醫院的產科沒辦法和市立總醫院以及聖瑪麗醫院相比,但每天依然能收到不少產婦的求診。

只是剖宮產的難度太大,和聖瑪麗醫院一樣被列為了禁忌手術。

不管是前置胎盤還是產道狹窄,他們都基本以回絕為主,最後這些需要剖宮產的產婦們就會選擇直接去市立總醫院拼一把,或者回家聽天由命。

考慮到市立總醫院的產科風評並不好,加上鄰居、親屬之間的勸導,很多產婦都會選擇後者,直到了真正臨產的時候,才會被送進醫院。

但殊途同歸,前置胎盤的結局都是大出血,而胎位不正和產道狹窄的結局就是難產。

最近一兩個月裡就有兩位產婦來格雷茲醫院詢問yd出血的問題,產科按照流程都會來外科諮詢奧爾吉的意見,所以洛卡德還記得。病歷記錄的內容都不長,等診療結束後就會被堆放進病房的病歷櫥櫃裡。

他需要在茫茫書堆裡找到這兩個人,因為上面有住址,只不過需要點時間。

等奧爾吉醒來已經是晚上十點的事兒了,乙醚的副作用有些大,他完全忘記了中槍之後發生的事情。現在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切口疼痛,就算喝下一整瓶鴉pian酊也沒辦法把這種感覺完全壓下去。

“老師,忍一晚吧。”洛卡德陪在他的身邊。

“我記得巴列斯對我開了一槍。”

“對。”

“之前還捅了我一刀。”

“對。”

“我還活著?”奧爾吉的聲音很虛弱,但字裡行間都是他的驚訝,“我以為我肯定活不成了......”

“活著,活得好好的。”洛卡德笑著說道,“希爾斯已經去市立總醫院拿石炭酸了,待會兒給切口再做個消毒工作,聽說能有效防止潰爛。”

“嗯,我記得,是外科例會上說過的那個吧。”

“對,當初例會上就提過,是英國李斯特醫生特地推薦的,應該不會有錯。”洛卡德說道,“只不過到消毒的時候,切口會非常疼。”

奧爾吉點點頭:“疼就疼吧,能活著就好......”

卡維此時早已經拿到了那兩位產婦的地址,其中一位已經登門談好了價錢。對方全程不用花一分錢,手術成功率卡維許諾在70%左右,要比其他醫院高得多。

而另一位,因為前兩天突發大出血,還沒來得及叫上馬車就死在了家裡。

好在還留下了一位,卡維把她小心地送進了自家外科病房。按照她的臨產時間,卡維還是決定往後再拖一拖,不僅是為了孩子著想,他還要考慮到前置胎盤大出血的兇險。

在沒有B超,沒有輸血,沒有任何搶救藥物的前提下,卡維必須做好足夠的準備才能在奇諾面前演好這出戏。在此之前他推掉了所有的手術,一頭扎進了維也納大學的圖書館裡,就連伊格納茨的新唇裂修復術也被他婉拒了。

時間很快來到了手術當天。

1866年3月21日,只要是對外科感興趣的人就不會忘記這個日子。

自從五天前的夜裡,卡維把這場剖宮產手術的時間告知了手術劇場,中間的各類推廣就沒斷過。除了劇院本身,維也納日報和其他好幾份報紙都刊登了這條訊息。

尤其是日報,瓦雷拉和格雷格各自用了不同的筆觸和視角展現了民眾對這場手術的期待。【2】

不過編輯很快就從第一天的報紙銷量中意識到了商機,從17日一早得到訊息開始,他就決定追蹤報道這臺手術的最新訊息,連續刊登直到21日早晨才正式停止。【3】

當然,他們也沒有忘記躺在格雷茲醫院病床上的奧爾吉醫生。【4】

日報在大肆宣揚這臺剖宮產的同時,也穿插報道了巴列斯兇殺案以及倖存者奧爾吉。雖然後者沒有接受採訪,但這種傳奇色彩反而更加重了民眾對卡維手術的期待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