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寫信(第2/3頁)
章節報錯
卡維實在沒必要太招搖,只需要將手術記錄寫一遍,稍加潤色就醒了。
至於發稿的期刊,他也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擅長的語言多,選擇的餘地也多。
雖然在例會上和那些老傢伙們起了些衝突,也對瓦特曼吐槽了一堆氣話,但等冷靜過後,卡維還是覺得應該先把目標放在奧地利本土。
現階段的《維也納醫學雜誌》已經連載了一百多年,靠著德語的普及,影響力要比英國的BMJ和La還要強上一些,這才是他的主戰場。
當然死守遍地老頑固的本土肯定不行,卡維得多點開花,多稿多投。
未來英語一家獨大,醫學界的四大神刊現在還獨缺JAMA一角。除了必須要上的BMJ和La,卡維還把目光放在了大西洋對岸的老美,此時《波士頓醫學與外科雜誌》正悄然壯大,自然也少不了它。【6】
英語覆蓋完後,卡維希望在德語地區再打出些知名度。
德國的《利奧波爾迪納新學報》和《柏林醫學報》都非常給力。前者始建於17世紀的萊比錫,算是非常古老的期刊了,後者則是《柏林醫學雜誌》的前身,也非常有名。
除了這些,卡維還想用拉丁文給義大利和法國都送去一兩篇試試水......
想到當年自己頭疼論文時的樣子,他不得不感慨,現在這個年代實在太好混了。
發表文章是個細水長流的工作,完全可以靜下心慢慢來,因為對卡維來說,接下去的每一臺大手術都會能成為期刊上的一流文章,早晚都一樣。
但和李斯特醫生的交流就不同了,石炭酸畢竟有毒,儘快改用一個更安全的消毒劑並且加以推廣,就能為雜亂無章的手術消毒樹立標杆。
“卡維醫生,您的公寓到了。”
卡維聽到車伕的叫喚,開啟車門下了車。給完車費,他便拎著手提箱一路上樓,準備好好洗個澡,然後安心把這封信寫完。
沒曾想剛上樓就在門口看到了一位陌生人,手上也拎著手提箱,穿著一套黑色衣褲。來人不是米克,但卻比米克更難纏,一見到卡維便笑著摘帽迎了上去:“卡維醫生,您可算回來了。”
見他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卡維依然不放心,滿腦子都是米克教唆手下搞破壞的畫面:“你是哪位?”
“我是街角‘帕雲’藥店的店長,來這兒是想和你談一件重要的事兒。”
原來是賣藥的......
穿越前卡維就經常和他們打交道,臉型、身材、國籍、年齡、性別各異,什麼樣的人都有,但萬變不離其宗的就是那一身的銅臭味。
卡維承認醫療離不開錢,不花錢的醫療就是烏托邦裡的一個笑話。
現代醫與藥之間利益牽扯非常多,切斷了也是藕斷絲連,但19世紀就簡單多了。這位店長的到訪就是為了賣一種新藥,為了能達到銷售預期,他需要卡維個人一點小小的幫助。
“卡維醫生,你現在是維也納外科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你的名字已經家喻戶曉,我覺得你完全可以用這個名字賺取更為豐厚的利潤。”
店長站在門邊,看著卡維拿出鑰匙,開啟門鎖,開門、進門再關門,沒有半點含糊。
他越看越覺得奇怪,終於在最後一刻意識到不對勁,猛然伸出右腳卡在了門框邊擋住了房門:“卡維醫生,你只需要籤一份短期合同,就能坐在辦公室裡數錢了。”
“我對錢沒興趣。”卡維低頭看了眼他的皮鞋,“煩請你把皮鞋移開,這扇門還挺貴的。”
店長頭一回遇到這種挫折,沒想過自己竟然連門都進不去:“我的藥真的有非常特殊的療效!”
“哦?有用藥效果的調查?”
“有。”
“有幾個人?”
“12人。”
“等後面再加個0再來找我吧。”
“我只是想找一個代言人而已。”
“所以我才需要療效資料。”卡維回頭看了眼牆上的掛鐘,“如果你真的想找我,可以帶著藥品使用後的療效資料直接去我的醫院聊,現在我需要休息。”
或許是兩人對於“代言”的定義不同,店長總覺得自己有必要對這位懵懂無知的年輕人好言相勸兩句:
“我建議你去找哈特曼醫院的波薩醫生多聊聊,看看他是如何做代言的。這位年輕內科醫生每個月都可以從這些廣告代言中獲取數千克朗的鈔票,比你累死累活在人面前做手術可要舒服得多。”
“那就沒什麼可聊的了。”
“卡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