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有些併發症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弄出來的(第2/3頁)
章節報錯
比如伊格納茨當初就沒怎麼分離,一刀進皮,找到氣管就準備下一刀了。
這種情況下,當插入羊角管以後,氣管前方的軟組織其實還覆蓋在它周圍,起到了鎖住空氣的作用。原則上來說,空氣想要跑出來很難。
內有軟組織封堵,外有縫合技術不到位,19世紀的氣切就不該出現皮下氣腫才對。
所以達米爾岡在做氣切的時候肯定分離了許多軟組織,這在外科反而是個好習慣。尤其是那些精細手術,不分離軟組織往往會遇到很多麻煩。
除此之外,從切開面板、分離軟組織、切開氣管、插入羊角管、再縫合面板,他總共只用了三分鐘。撇開當初緊急縫扎血管不談,單從時間上來看,甚至已經超過了拉斯洛那臺氣切。
有氣切的勇氣,手腳很快,面板縫合夠緊密......
或許在行醫經驗和學歷上,達米爾岡沒法比,但這三點卻遠遠超過了希爾斯和赫曼。卡維忽然有點認同格雷茲醫院的做法了,挖牆腳確實是提升自家醫院軟實力的最快方法。
“你怎麼了?”伊格納茨疑惑地看著卡維。
“額,沒什麼。”卡維笑了笑,又抬頭看了眼在臺上仍有些結巴的達米爾岡,“老師,他是那家醫院的?”
“聽說就是城東的一個小診所,平時沒什麼病人,也沒個老師帶他,只靠醫學院學的那點解剖加上自己摸索來的技術,基本到頭了。”
伊格納茨沒有鄙視對方的意思,他只是以一個醫療界上位者的眼光在客觀地看待達米爾岡:“都已經碩士畢業了,竟然半路跳車去診所,就算去哈特曼醫院也比待在那兒要強。可惜醫院裡那麼多研究資料和行醫資料,他”
“只是失敗了一臺氣切而已。”
卡維想試著幫他開脫,但很快就意識到伊格納茨也有相同的經歷,所以馬上撇開了話題:“老師不覺得現在咱們外科很缺人麼?希爾斯老師不在了,能用的就只有我和赫曼,很累的。”
“不是還有貝格特麼?後天就回來了。”
卡維就知道他會這麼說:“那萬一我去了醫學院呢?”
“這......”
伊格納茨倒是把這茬給忘了。
好歹也是市立總醫院,全奧地利最大的醫院,外科病人就算不多三個主刀也已經是極限了。而醫學院是全日制,就算卡維能晚上回醫院幫忙,可一整個大白天伊格納茨都需要和赫曼兩個人去面對,這顯然太強人所難了。
“你說要招人?”
“肯定得招,而且是工資便宜又能幫忙做主刀的傢伙。”卡維對著收拾好稿子準備下臺的達米爾岡,提了提下巴,“把當初希爾斯老師一半的薪水讓給他,他肯定會欣然接受的。”
“這可不好說,診所混久了很難跟上我們這兒的節奏。”
伊格納茨沒有卡維這麼敏銳的嗅覺,在他眼裡,達米爾岡就是個診所小醫生,要技術沒技術,要學位沒學位,所以還有些猶豫:“這事兒待會兒再討論吧,我先上臺了,接下去是伯爵的腹股溝。”
卡維起身讓開位子,送走了伊格納茨,同時也把剛下來的達米爾岡給攔了下來:“不好意思,我有點事兒想請教一下。”
“請教我?”
“嗯,關於氣切方面的。”
達米爾岡有些驚訝,因為在他看來,臺下所有人都該瞧不起自己才對。
他不是沒和卡維比過,還準備以此安慰安慰自己。但外科向來只看結果,卡維的氣切成功了,他的卻以失敗告終。更何況卡維手裡可不只有一臺氣切,還有剖宮產和最後一臺複合外傷縫合。
“我已經把能說的都說了。”雖然他言辭中還有些推脫,但卻很自然地在卡維的引導下坐在了他的身邊,“卡維醫生有什麼要問的?”
卡維還是先放低了姿態:“達米爾岡醫生的縫合技術肯定很不錯吧。”
“嗯?為什麼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