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蛻變:間奏——首盟LoveMIkeG漢總加更(1/5)(第1/3頁)
章節報錯
現代外科的技術講究細緻輕柔,不論是對待神經、血管,還是對待面板、筋膜、肌肉都是如此。
這是源於穩定的麻醉環境,比如深度入眠的誘導鎮痛、安靜得沒有絲毫反抗的肌松。也源於先進的手術器械,比如電刀的快捷凝血、縫合針線的精巧堅韌、各類方便的吻合器等等,同時更源於外科醫生們先進的解剖學知識和對手術的理解。
手術的每一步都在主刀的管控之下,新出現的出血點會在第一時間被封堵住,組織中暗行的血管也會被輕鬆避開。
在這樣的多重加持下,一臺普通擇期手術,包括像剖宮產這樣深入腹腔內部的手術,只要不出現意外,出血量都非常少。當然術前醫生依然會選擇備血,但真正需要用上這些備血的手術寥寥無幾。
然而19世紀的病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希爾斯的思路在和卡維嘴裡那兩句“子宮下段”、“腹直肌旁切口”的干擾下,引導手術刀在諾拉的肚臍邊劃出了一條古怪的弧線。這條切口雖然也算腹直肌旁切口,但總給卡維一種髖臼骨折手術的即視感。【1】
看著很像,因為他見過。
但卡維沒有進一步思考深究的時間,因為刀刃很快就穿透了面板下的軟組織和筋膜。
希爾斯確實得到了尹格納茨的真傳,手上的動作迅速流暢,在外人眼裡很具有觀賞性,但在卡維看來就顯得非常粗糙。
尹格納茨年輕時因為沒有麻醉,一直追求手術速度,但麻醉的興起讓他意識到速度並不是一切,到了現在這個年紀,他已經開始改走更接近現代外科的精細化操作。
當然為快而快的特點依然存在,粗糙是難免的。只是這種粗糙是尹格納茨刻意控制後殘留下的產物,對手術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而一心求快的希爾斯就不一樣了。
他對於皮下出血點,一般選用布料壓迫止血,或者索性就不止血。只是卡維邊說著鴉喙鉗,邊把東西塞進了他的手裡,這才很不情願地用上了鉗子。
“這裡把鉗子用了,接下去的子宮怎麼辦?鴉喙鉗只有七把。”
“放心,你結紮掉兩個大的出血點之後就能鬆開鉗子了。”
希爾斯很不情願地按照卡維的要求夾住了出血點,然後又接過護士遞來的針線:“你只要把我做的過程陳述給他們聽就行,什麼時候用鉗子,什麼時候用紗布是我說了算。”
“......”
“這種出血點根本沒必要做縫合,到時候切口撐開的時候就能做到壓迫止血。”
話倒是沒錯,但卡維也是為了穩妥起見。現在的外科環境根本沒有備血一說,血液總量是固定的,能省一點是一點......
算了。
見他縫合時臉色不佳,語氣又異常堅定,卡維也只能嘆口氣,繼續扯開嗓門:“希爾斯老師的手法和尹格納茨老師如出一轍,快速且犀利。切口已經完整地破開了諾拉的面板,我們甚至能看到裡面的腹直肌鞘。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現在到了第一個關鍵點,接下去老師會依次分開前腹壁、腹直肌......喂......”
卡維之前的解說詞還能走在希爾斯前面,時不時給他避避坑。
可到了真正手術的時候,希爾斯的動作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完全和他溫文儒雅的外型不搭調。卡維的話還沒說完,手術刀尖已經進入了腹腔。
這一刀直接穿透了前腹壁、腹直肌、腹直肌鞘、腹橫筋膜,可謂是把“快刀”這個概念發揮到了極致,就像費爾南揮刀切豬腿一樣,爽快。
可這位能繼承尹格納茨“快刀”頭銜的希爾斯醫生,現在卻並不那麼爽快。因為剛才入刀太快,沒有做必要的鈍性分離,也沒有探查血管走形,刀刃直接切斷了腹壁下的血管。【2】
頓時鮮血直流。
這是非常重要的血管,負責前壁肌和外部面板的營養,以及下腹及會陰周圍的血液迴圈。承擔了這種責任,血管自然細不了。
現代剖宮產中的橫切口也會斷掉這些血管,只是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做結紮後離斷。卡維知道希爾斯、赫曼對腹腔的解剖學瞭解不夠,已經選擇了不太容易切掉腹壁下血管的縱切口,可事情依然朝著他無法改變的方向飛速狂奔。
“來兩把鴉喙鉗!”現在已經不是和希爾斯玩手術扮家家遊戲的時候了,“紗布,趕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