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比王興的“長篇大論”,葉松的想法就簡單了很多。

不過葉松在對於校園音樂節的未來設想上,他倒是和王興的想法一致,都支援長期舉辦校園音樂節。

只是葉松的理由是,舉辦校園音樂節不僅能讓泰麥唱片的知名度高一些,同時還能讓泰麥唱片旗下歌手,多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

要知道,資訊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除非他是像周董那樣跨時代的歌手,要不然一個歌手想要大火,正常情況下都是需要大量資源堆積的。

這些資源不僅包括好的歌曲,還包括各種通告。

簡單來說,就是不僅要自身實力夠硬,還要有足夠高的曝光度。

但是話又說回來,一家唱片公司的資源,總歸是有限的。

而且很多時候,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壓對寶。

而在這樣不知道怎麼樣抉擇的情況下,能多一些小的機會,看看旗下藝人的水平,就顯得尤其重要。

當然這是正常情況而言,像徐然這種有著大量歌曲的人形外掛,是不在討論範疇之內的。

但葉松又不知道這些,他哪知道徐然有這麼豐富的彈藥庫,他只是基於他自己認知在給建議。

不過很快,徐然便會先丟擲幾首不錯的歌曲,去看看各方反應了。

按照徐然的設想,他是想用這大量的“原創”歌曲,去“勾引”這些歌曲的原唱加入泰麥公司。

當然就算是這些歌曲的原唱者,不願意加入泰麥公司也沒關係,他仍會把這些歌交到這些歌曲原唱者的手上。

不過相對應地,他也會盡量收取這些歌手作絡版權。

這樣一來,他雖然是撿了一個大漏,但這些歌手也沒有損失多少利益。

畢竟就算是沒有徐然,這些歌手作絡版權,也會落到其他商人的手裡。

而且早點出名,說不定也是這些歌手的願望,就是不知道在少吃了一些苦之後,對於這些歌手的未來發展,會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

但徐然能做的也就是這麼多了,最多的話,也就是在這些歌手以後落魄時,再多幫一手。

當徐然這隻來自未來的“蝴蝶”開始扇動翅膀,就註定某些註定會發生的事情,已經在悄然之間發生了改變...

徐然當然也不是那種大公無私的聖人,可以為了“一切都按照原有軌道行駛”而什麼都不做。

他只是一個凡人,有著自己的慾望,也有著自己的行為準則。

他能做的就只是根據自己的認知,讓這個時空的華夏,因為自己的到來變得更好。

比如未來華夏所缺少的芯覑人才,他也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利用手中FAB的股權去做置換。

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嘛,能為華夏未來的發展盡一份力,這樣的事情做起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當然這些都是很久之後的事,即便徐然現在就已經有了這個想法,但現在並不是最佳的執行時機。

所以現在擺在徐然面前需要他去解決的問題還是...這稀飯煮得怎麼樣了...

在回完王興和葉松的資訊之後,徐然眼看時間也已經差不多,電飯鍋的動靜也和自己印象中該有的反應差不多,於是他便興沖沖地開啟了電飯鍋。

隨著電飯鍋蓋被掀開,一陣白霧瞬間從電飯鍋中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