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徐總我這邊暫時沒什麼問題了,不知道徐總你還有什麼其他好的想法嗎?”

受到徐然的啟發,葉松現在的腦海裡滿是關於這檔選秀節目的規劃。

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結束和徐然的這場對話,回到家便開始奮筆疾書,書寫自己有關於這檔選秀節目的詳細策劃方桉。

“節目的口號定為‘想唱就唱,唱得響亮’吧,還有,不管是對外宣傳也好,還是節目本身的立意也好,都要展現素人一夜成名的可能性。”

知道這場談話終於是要到達尾聲,徐然也是給出了自己關於這檔節目最後的建議。

最初的選秀節目都自帶一種質樸氣息,並且很接地氣,而這也是這些選秀節目可以陳宮

在硬實力為王的年代,只要你的節目提供了全民性的參與平臺,無疑就是抓住了通往成功的密匙。

在資訊傳播速度還不算太快的零幾年,只要你來參加便有可能成為明星的宣傳口號,對於每個做著明星的年輕人無疑有著致命的誘惑力。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機會幾乎是零成本便可以獲得的,而且參賽的門檻也不高,這無疑又讓很多人增添了不少動力。

其實從這點來看,參賽的人選還是限制得有些太過了,這對於節目並不算是一個好訊息。

不過徐然對此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泰麥唱片的第一屆選秀節目,先培養一批忠實的觀眾。

等到泰麥唱片的第一屆選秀節目開始海選時,又可以在節目的基礎上增添一個社會組。

到時候只要節目組在宣傳的時候,輕輕挑起兩組參賽人選的競爭情緒,又可以為節目增添許多話題性。

畢竟觀眾總是更喜歡看和自己有相同點的選手獲得成功,而且很多無形的東西也會驅使觀眾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意見。

而只要能引起觀眾討論的慾望,那這檔節目其實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就算是節目的爭議性很大,那對於節目組來說,也是引起一件利好的事情。

只要爭議控制在一定程度,那這些爭議對於節目來說就是利大於弊的事情。

“這口號不錯,很朗朗上口,很方便傳播,徐總你的想法我應該明白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吧,我有信心把這檔節目辦好。”

聽徐然分享了這麼久的想法,葉松總算是搞清楚徐然想要辦的是怎樣一個選秀節目。

而且在聽聞徐然完完整整地分享完自己的想法之後,葉松也是深深地撥出一口氣。

不過從葉松呼完氣之後,他臉上那抹燦爛的笑容來看,顯然此時的他已經對這檔剛有個雛形的選秀節目充滿信心。

徐然見葉松對於即將舉辦的選秀節目已經有了眉目,也就沒有再與葉松在咖啡廳繼續逗留。

在咖啡廳與葉松告別之後,徐然也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轉身便找上了許久未見的宋家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