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剎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動。”

“藍星自轉剎車用了四十二年,比聯合政府的計劃長了三年。媽媽給我講過我們全家看最後一個日落的情景,太陽落得很慢,彷彿在地平線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當然,以後沒有天也沒有夜了,東半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有十幾年吧)將處於永遠的黃昏中,因為太陽在地平線下並沒落深,還在半邊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長的日落中,我出生了……”

僅僅看了開頭幾句,就讓安瀾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一個地方怎麼可能永遠都是白晝的夏日,太陽又怎可能要三天三夜才落下去呢!

太匪夷所思了。

不過這是篇科幻,出現什麼樣匪夷所思的現象都沒有那麼的奇怪。

不過也因為安瀾入職沒有多久,才幾個月的時間,入職後負責的也一直是都市類題材稿子的稽核,所以對科幻題材的接受心理還無法達到平常心的程度。

如果換成一位老道的科幻審稿編輯,比這個開頭只會感到驚歎,卻不能感到震撼。

安瀾繼續往下看,瞭解到為何這裡的太陽會與眾不同,為何主角沒有見過黑夜和星星,沒有見過春夏與秋冬。

“沒那麼簡單,在近代史課前,他們早就從社會知道一切了。”小星老師說。她接著對幾位班幹部說:“你們先走,孩子們,不要怕,我小時候第一次看日出也很緊張的,但看過一次就好了。”

孩子們終於一個個站了起來,朝著艙門挪動腳步。這時,我感到一隻溼溼的小手抓住了我的手,回頭一看,是靈兒。

“我怕”,她嚶嚶地說。

“我們在電視上也看到過太陽,反正都一樣的。”我安慰她說。

“怎麼會一樣呢,你在電視上看蛇和看真蛇一樣嗎?”

安瀾嗤嗤的捂住自己因吃驚而微微張開的嘴唇,她無法想象,如果有一天人類因見到太陽而害怕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她無法想象,也不敢去想。

太恐怖了。

“終於,我們看到了那令人膽寒的火焰,開始時只是天水連線上的一個亮點,很快增大,漸漸顯示出了圓弧的形狀。這時,我感到自己的喉嚨被什麼東西掐住了,恐懼使我窒息,腳下的甲板彷彿突然消失,我在向海的深淵墜下去,墜下去……”

“為了加強教學效果,我們的船在太平洋上折返了兩次,又給我們製造了兩次日出。現在我們已完全適應了,也相信了南半球那些每天面對太陽的孩子確實能活下去……”

安瀾已經看的入了迷。

她溼漉漉的頭髮披散在裸露在外的香肩上,溼頭髮上的熱氣消散後變得冰涼,可安瀾卻絲毫沒有察覺到一般,她已經被的內容完全徹底的吸引住。

注意力都被牢牢抓住,分不得半點出來。

“人類的逃亡分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執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掉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人們把這五步分別稱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i(加速)、流浪時代ii(減速)、新太陽時代……”

安瀾被中所描繪的事情深深的震撼到了。

藍星,她們生活的這顆星球,居然可以當做小汽車一般在宇宙星海里疾馳。

安瀾雖然看的篇幅不多,甚至五分之一都沒有看完,可短短几千字帶給她的震撼已經足夠的大了。

“這篇會爆!”

絕對會爆。

這篇的背景宏達,不可思議的想象力甚至還要比《鄉村教師》要恐怖。

她穩住激動的心情,繼續往下看。

“學校要搬入地下城了,我們是第一批入城的居民。校車鑽進了一個高大的隧洞,隧洞成不大的坡度向地下延伸。走了有半個鐘頭,我們被告之已入城了,可車窗外哪有城市的樣子?只看到不斷掠過的錯綜複雜的支洞,和洞壁上無數的密封門,在高高洞頂一排泛光燈下,一切都呈單調的金屬藍色。想到後半生的大部分時光都要在這個世界中度過,我們不禁黯然神傷……”

地下城。

這個詞彙對安瀾來說並不陌生,她在學校的時候曾刷到過一個帖子,帖子的問題很幼稚,卻有非常多的回帖。

帖子的問題是:如果有一天科技足夠發達,達到了上天入地下海的水準,可以移居的話,你是想去往太空,還是深海,又或者百米千米之下的地底。

下面的回帖說什麼的都有,n安瀾還記得那個時候她給的回帖是地下。

因為她幼稚的覺得,地下有泥土支撐,應該更加的安全。

現在,她當初那個幼稚的選擇,在這篇中可以實現了。

“就讓我看看,地下的世界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