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微博動態一經發布,評論區幾乎就瞬間呈現爆炸形態。

“小白牛!”

“這篇把咱們華夏的科幻拉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鄉村教師》寫的很好,超級期待下個月的《流浪藍星》。”

“小白的書名越來越大啊,先是鄉村,接著藍星都要流浪了,接下來是不是直接整個文明瞭呀!”

“我們物理老師說,這篇是目前國內科幻的天花板。”

“妥妥的天花板,銀河獎最佳科幻中篇獎都拿了, 還能不是天花板嘛!那些不服的有能耐自己也去拿個銀河獎回來。”

“小白什麼時候可以成為殿堂級作家?”

“殿堂還有點早,小白在界屬於新人作者,都還沒封神呢!殿堂不著急。”

“封神是遲早的事,今年作者封神名額裡一定會有小白的名字,也就是去年小白出來的太晚了,不然去年的封神名額肯定有他的一個位置。”

“……”

動態才剛剛釋出,評論量就變成了99+。

李小白都被嚇了一跳,旋即意識到什麼,就釋然了。

很正常。

雖然《鄉村教師》不是科幻的天花板,比它逼格高的科幻好有很多部,就說出自同一作者大劉之手的神級科幻《三體》,輕鬆碾壓。

但《鄉村教師》獲獎了,拿的還是華夏科幻從未有人拿到的科幻最高獎項銀河獎。

這就不一樣了。

逼格瞬間就提起來了。

所以才會讓這麼多人激動和興奮。

翻看了一會評論後,李小白注意到《人民報社》對自己的報道。

乖乖,可了不得。

人民報社。

這可不是一般的新聞媒體,這裡的人民報社就和前世的人民日報差不多,性質是一樣的,甚至在地位還要更高。

而且,人民報社報道給的篇幅還不少,不是兩句三句話就結束,而是長篇大論一大段。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本鄉村教師。”

這是人民報社給的標題。

內容開頭先是放了一段《鄉村教師》的節選內容:

“他們有一種個體,有一定數量,分佈於這個種群的各個角落,這類個體充當兩代生命體之間知識傳遞的媒介。”

“聽起來像神話。”

“不,”參議員說:“在銀河文明的太古時代,確實有過這個概念,但即使在那時也極其罕見,除了我們這些星系文明進化史的專業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說那種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傳遞知識的個體?”

“他們叫教師。”

節選後面的內容與讀後點評十分相似,這裡的點評點評的不僅僅是《鄉村教師》,還包括作者小白。

“提起小白,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會是什麼?是開創了盜墓題材的《鬼吹燈》,還是被課外讀物收錄的五篇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