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滴!

還搞懸念啊!

看直播的學生整個一莫名其妙。

“什麼情況?有眼快的同學看清楚李小白寫的什麼了嗎?”

“看不清,一開始有文師兄擋著,後來文師兄走了鏡頭又慌得厲害,畫面太迷糊根本看不清楚,等到鏡頭不晃動了,結果畫面直接給切了。”

“所以李小白到底寫了什麼啊?”

“等會吧,反正已經寫完了,說不定直播鏡頭馬上就可以恢復了。”

“艹!我現在真後悔為什麼不早點來松山,其實來這裡看日出也挺好的,幹嘛要在宿舍睡懶覺啊!”

“我也是,太后悔了,來得晚什麼都看不到,氣死了!”

“啊啊啊啊!”

“……”

隨著直播畫面切換,看直播的學生都要氣的砸手機了。

正看到關鍵處,你給我切畫面,實在不行咱充個會員也行啊!

一時間,憋屈到爆炸。

不過未讓他們多等, 文博昌的聲音已經傳來: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劉楨登場。

劉楨在詩人中的名氣沒有李白杜甫那麼大,他也沒有生在詩詞文化最為繁華的大唐盛世。但他的詩剛勁挺拔,卓犖不凡。曹丕稱“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其代表作《贈從弟》,共三首,這首是第二首。

寫松樹的詩詞有很多,李小白之所以選擇這一首,是因為這首詩看似詠物,實為言志,借青松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

也是對文博昌勸自己轉院的一種拒絕的意思。

還有就是,這首詩最適合文博昌所畫的這幅畫。

文博昌的聲音並不洪亮,也沒有提前醞釀,更沒有朗誦家的聲情並茂。

可此刻他的聲音聽在學生們的耳中,卻彷彿充滿了力量。

文博昌的聲音,全是他此刻心境的表達與抒發: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文博昌誦讀完了整首詩。

現場。

早已是死一般的安靜。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這首詩的意境與絕妙,下意識的品味著詩詞中的四十個字。

瞬間。

熱門彷彿走入了詩裡面,他們隱約間看到了,詩中所描繪的高山上那棵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搖晃挺拔!

山谷中風聲是如此的猛烈、如此的狂暴,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如此的堅韌。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悽悽,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煥然間。

有些人眨了眨眼。

哪有步入詩中觀賞松樹啊,詩中所描繪的松樹不就在眼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