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漂亮的反轉(求月票)(第1/3頁)
章節報錯
安瀾聽到小白的詢問後,稍微愣了一下,旋即回應道:“我們調查過了,最早釋出這條訊息的賬號,是姚縣的一家名為‘姚縣早報’的新聞機構的抖手賬號釋出的。”
“姚縣早報?”
安瀾猜想到了小白的猜測:“對,你是懷疑有人釋出虛假新聞,以此來轉去流量對吧?”
她繼續道:“一開始總編也是這麼認為的,一切都來得太巧合了,可是調查後發現,是姚縣早報認證號釋出的,也就打消了這一想法。”
“事情發生的地點就是在姚縣,而姚縣就是在姚縣早報的輻射範圍之內,而且姚縣早報是一家非常有歷史的新聞媒體機構,在姚縣的影響力還是很挺大的。”
在幾年前,每個地方几乎都有報社,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讀報的人數量減少,報社漸漸地沒落,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很多報社都在尋求轉型。
姚縣早報就是轉型較為成功的報社之一,從紙質報紙轉為網際網路報紙,比如在公眾號或者短影片平臺上更新一些新聞事件,以此來代替報紙。
盜墓賊的事情,就是姚縣早報在抖手短影片更新的新聞事件。
本地的報社,而且還是一家老資歷的報社……李小白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雖說報社這種媒體機構的可信度比較高,但也不能說100%的可信。
前世比姚縣早報還要大上好幾個等級的報社媒體機構,釋出虛假新聞來博取流量流量的案例也有不少。
這種媒體機構的新聞,一般情況下還是很有說服力的,人們也都會下意識的去相信。
可是一切都有例外。
李小白並不想放棄鬼吹燈,上輩子鬼吹燈和盜墓筆記也遇到過不少類似的事情,可是這兩本書不光是出版了,而且最後還都被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舞臺劇、漫畫、遊戲等等。
想了想,李小白說道:“姚縣早報是一家老資歷的報社不假,可是報社裡面的人呢?掌管短影片平臺的人應該不是報社的老人吧?”
“而且報紙的審查力度,和在短影片平臺上釋出新聞的審查力度是不一樣的。”
據李小白所知,在公眾號、微博、短影片等網際網路平臺釋出實時新聞,是近兩年才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新聞傳播方式,而負責這一領域的新聞媒體人年齡都不會特別的大,這類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
“你的意思是姚縣早報釋出虛假新聞?”安瀾露出震驚的表情:“這不可能吧,他們怎麼敢?”
報社與其他的新聞媒體機構不一樣,真實性是報社釋出新聞的第一要義,他們怎麼敢釋出虛假新聞來賺取流量?
李小白認真道:“我覺得還是去姚縣公安局詢問詢問,現在網路上鬧得這麼大,我覺得姚縣公安局應該應該會告知口供。”
“我去請示總編。”安瀾沒有立刻答應,她只是一個審稿的編輯,在出版社並沒有那麼大的權力。
沒用多久,李小白就收到了安瀾的傳訊。
“總編同意了,出版社這邊正在想辦法與姚縣公安局聯絡。”
在出版社想辦法與姚縣警局聯絡的同時,網路上的輿論愈演愈烈。
輿論就是這樣,當形成風暴之後,很多甚至沒有看過《鬼吹燈》的人,也會跟風評論起來。
事情從發現到爆發,來得都太過於突然,儘管出版社的公關部門盡力在解釋,可也只是杯水車薪。
其實,只要認真看了《鬼吹燈》這部小說的人都知道,網路上的那些指責來得毫無道理,完全就是捕風捉影,偷換概念。
“一部小說而已,又不是專業性的論文,而且《鬼吹燈》裡面從來都沒有宣傳過盜墓,更沒有鼓動讀者去盜墓的意思。”沈泠薇很是氣憤。
她一邊用小號在評論區為李小白頌不平,一邊對同樣感到惱火的經紀人說道:“我覺得稍微帶點腦子的人,都不會因為看了本盜墓小說就去盜墓。”
大嘴姐嘆了口氣:“你在娛樂圈都多少年了,捕風捉影的事情你見得還少嗎?”
“盜墓被抓說看了盜墓小說,和小孩兒模仿動畫片裡的行為,家長舉報動畫片兒是一樣的。”
沈泠薇有些無力:“我知道。可是,可是這是小白第一次寫書啊!”
第一次寫書就遇到這種事情,沈泠薇都無法想象,如果換成自己第一次發歌就遇到這種事情,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住。
李捷安慰道:“也有不少人是支援小白的,這些支援的人才是《鬼吹燈》的真正讀者。”
網路上幾乎分成了旗幟鮮明的三個陣營,一個是強烈要求封掉盜墓小說的,一個是看過鬼吹燈小說的讀者在據理力爭,另外一個則是看戲的吃瓜群眾。
……
京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