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整個貴族家系所有人一律收繳財產,同時根據自身罪惡,選擇是否處刑。而這一套審判標準,因為戰爭,一切從簡,透過審訊忍者的幻術拷問,拿到罪證。

罪大惡極者就地格殺,罪不至死者送入監獄進行為其數十年的勞動改造。本身小罪者,根據自身的情況判處十年以下勞動改造。

而那些本身就是被貴族強迫的人,比如說強徵的民女生下的孩子等等,這些人以小家庭為單位,分散到各地,發給土地當做平民生活。

還有少量善良貴族,也是如此處理。但實際上,在七國聯盟的這些貴族,在經過梳理之後,百分之騎士都會當場處死。之後的百分之二十八是重刑,只有百分之一的輕刑和百分之一的普通人。

如此一番下來,實際上在清河帝國的佔領地區內,人口至少減少了五分之三。為了處理這些屍體,處理大量屍體堆積產生的陰氣,清河帝國還不得不進行特殊處理。

而失去了大量的人口後,在這些佔領地區內,剩下的人口反倒是好管理了,來自於後方的治理人員就位,迅速構成了一片片地區。

針對於整個東大陸的面積,以及各地區情況,清河帝國把佔領地區重新規劃,劃分為清河帝國的村鎮縣郡道體系。

而長時間的戰爭,清河帝國損失不少士兵,但更多計程車兵戰鬥力都得到了提升。比如說,這兩年,在這前線上,誕生了兩位下位神,一個半神級戰力,五個新的傳說級戰力。

新的神級戰力出現,對於清河帝國來說,是一件好事情,代表著狄風所掌控的神界潛力提升。

如此長期戰爭下去,清河帝國還能借助戰場催生出更多的神級戰力。並且,這些年,清河帝國和七國聯盟爆發的全面戰爭,讓七國聯盟先後隕落十八個下位神。

數年時間隕落十八個下位神,看起來似乎是不多,但這是在大規模底層戰爭的情況下,除去一座浮空戰艦的墜落,神級戰力參戰,滅掉了十個下位神。

其他的八個都是在這戰場上,被清河帝國的稱號軍團,以及戰陣鎮壓斬殺。

並且因為戰爭損失大量的人口,資源,領土也被敵人佔據許多。雖然相對於四十五億總人口來說,不過是折損了幾個億,但也是龐大的數字。

現如今,經過戰爭,敵佔區佔據,內部損耗,七國聯盟總人口已經是下降到了三十億。

而這些年,清河帝國內部穩定,雖然進入戰爭狀態,但整體和平,人口保持高速增長,總人口已經是逼近三百億。

如此差距,還有清河帝國一統大陸的基本盤,這就讓清河帝國開始逐漸碾壓七國聯盟。

因為有著新的下位神誕生,一些戰爭前線就可以由這些下位神坐鎮,狄風的夫人們可以騰出手來。

比如說,迷霧州那邊,王昭君返回,以自身上位神戰鬥力坐鎮迷霧州,主持迷霧州對外擴張。

不過狄風的夫人們可以休息,但狄風本人還因為自身機動能力,還需要長期坐鎮於戰爭前線。

如此戰爭過去了數年的時間。

清河帝國對七國聯盟的戰爭一如既往的殘酷,這期間,雙方都有神級戰力隕落,半神級,傳說級戰力隕落更是不少。

但整體來說,還是清河帝國佔據著優勢,東部邊境線整體向內陸再次推進兩百多公里。

如此推進,讓清河帝國的部隊和海峽登陸部隊佔據的地盤接觸,多面進攻下,再加上正面一座浮空要塞被擊毀,導致防線出現了缺口。

於是,七國聯盟不得不後撤重新部署防線,讓清河帝國大部隊佔據了海峽,同時,在北海區域,隨著戰爭持續,七國聯盟的海軍也被一點點消滅,最終一座座島嶼被拔除或者被毀滅,讓七國聯盟在北海戰場上也不得不後撤。

而在這一片地區的後撤,所帶來的另一個壞處就是清河帝國可以運輸更多的物資和部隊進入七國聯盟東大陸的北海岸線。

以之前的那個突破口,集結重兵,在這十多年的戰爭期間,擴大了數倍的佔領地區,並且和清河帝國西海岸線佔領地區相連,形成了更為廣闊的佔領地區。

連成一片的佔領地區,在清河帝國的治理下,開採礦物,建立工廠,修建道路,設立軍事基地。

迅速把這些佔領地區變成對敵對前線和後勤基地,為前線的戰爭補充一定的戰爭物資,同時還可以治療傷員,作為前線士兵輪替休息的場所。

如今,是清河帝國向七國聯盟宣戰的十多年之後,十多年的慘烈戰爭,讓七國聯盟也有了應對清河帝國的打法。

雖然還是一點點敗退,但逐漸七國聯盟的防線也穩固下來,比如說,經過這些年的時間,七國聯盟的新一批浮空要塞修建完畢。

在後方組建好部隊之後,迅速投入戰場,配合地面上的要塞,禁咒法師塔,法術陣地,構成了一條嚴密的防線。

正是這樣的防線,才是讓清河帝國的部隊向前推進速度極慢。每向前推進一公里,就需要拔掉一些哨塔和城堡。

可以說,現如今,清河帝國軍隊每前進一步,都是經歷了一場拼殺,從七國聯盟的軍隊手中奪下來的。

而且,在奪取一塊塊土地後,七國聯盟前線指揮將領也會迅速組織人手進行反攻,重新把陣地奪回來。

雙方對於每一處險要之地反覆爭奪,投入大量的部隊,同樣也是損失慘重。

這樣的慘烈戰爭才是導致清河帝國現如今每一年只能是推進幾十公里。如此緩慢的速度,還有每一天都是慘重的傷亡,對於清河帝國來說還是頭一次有著如此嚴重的損失。

為此,清河帝國已經是對內開啟了多輪徵兵,補充戰爭減員,並且針對於這遼闊的戰場擴大軍隊編制,給予七國聯盟更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