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戰爭發展(13/200)(第1/2頁)
章節報錯
來自於炎州向南攻佔群山的戰場本身就是一項新的長遠戰略,和帝國其他的大型戰略一起作為帝國長期戰略存在。
不過這些戰爭支出也不都是壞事,比如說,因為需要大量的軍事物資,比如說軍糧,棉被,醫藥,部隊撤出的娛樂場所。
都會在炎州收集,如此政務廳從中州訂購大批機械裝置運輸到炎州,建立工廠,招募當地的百姓作為工人。
以此大量的支出都發到了當地百姓手中,而百姓有了錢,在吃飽喝足之後,手中的餘錢也就開始消費。
如此一來,就會帶動當地的商業發展,以及稅收,如此一座座以前線戰士配套工廠結合的城市就活躍起來。
不需要清河帝國專門針對性投入,透過這種模式,就能帶動炎州大量的城市發展。
不僅僅是軍事物資的支出,還有前線大量的建築材料支出,各種技術不復雜的鋼筋,還有大量的混凝土,以及百萬工地工程人員的口糧,都是海量的。
在炎州,炎州總政務廳對於下屬道清理人口和土地,在所有的農民都分配到土地之後,其他的土地匯總建設為一個個農場,牧場。
農場牧場技術,在清河帝國其他道已經十分的成熟。在這些土地都建設為農牧場之後,除去一部分劃歸國有,用來安置退伍軍人作為農場工人。
其他的全部賣出去,以清河帝國這些年的技術。那些專門從事農牧業的公司,集團會針對當地土壤解構,先進行細緻的化驗。
透過土壤成分,再加上當地水和陽光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農作物進行種植。反正只要種植出來,糧食不愁賣。
而且清河帝國會無限收購糧食,還可以投資食品加工廠,把自己的農牧場產出進行二次加工。
酒水,熟食,零食,糖,罐頭,熟食半成品。大規模工業化的糧食生產,讓清河帝國的食品價格在一個非常低的程度,所有人都能夠吃上飽飯。
而且,清河帝國收攏到那麼多糧食,每一個對於當地新生兒補助的投入也就有了,沒有單獨的層層收購,讓政務廳省下不少錢,百姓們也領到了足額的補助。
同時,還有一座座港口城市的建設,那些幾乎都是從頭開始,數十座大小港口城市,所需要的建築材料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也就是清河帝國這數十年的積累,有了足夠的資金,要不然還真的支撐不起如此巨大的工程。
而有了巨大的投入,實際上透過基礎設施建設把錢流入到了民間。於是,一場針對炎州南方山脈的長期戰爭,瞬間就讓剛剛還是封建社會的炎州發展起來。
大量的工廠,一條條交通設施,還有迅速向下屬村鎮普及的符文訊號基站,讓炎州一天一個模樣的改變。
反倒是在炎州北方的荒州,因為本身只有小半個光明教廷帝國疆域,人口不算多,大片的都收荒蕪土地。
因為沒有開發,這就導致只有幾條戰爭時期修建的主幹線可以使用。而因為清河帝國把大量的資源投入炎州,荒州這樣一個巨大的地區只能是自己拿到少量的補助自力更生。
當然,整個荒州還是有著一些投資的,比如說北方海岸線和西部海岸線上的大量的新建港口,就是一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