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國皇帝以及一眾大臣們在見識到了清河帝國的禁咒武器,在那強大的威力下,再也興不起什麼反抗力量。

當明帝國這一處地區臣服,代表著明帝國內部最後一處反抗勢力消失,明帝國徹底成為了歷史,成為了清河帝國的一部分。

在這帝都內以及四周一些地區,有著八百萬人口,也是一股龐大的力量,因為明帝國為了反抗強迫徵兵,導致了大量的人間慘劇。

在清河帝國進駐之後,這些底層士兵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至於那些高層,有些想要為明帝國盡忠的人,在看著清河帝國到來,一個個都選擇了自盡。

這樣的人,在清河帝國這一段時間的戰爭之中來說,並不少見,但是在清河帝國看來,這樣的人死了才好,省得後續花費清河帝國的資源。

而對於這些人投降的人都安排,清河帝國也早就有了自己的辦法,因為這些人是在被禁咒武器震懾之後投降的,因此不會給予太好的待遇。

所有計程車兵放下武器,可以選擇回家或者是選擇繼續留在部隊。

當這個命令一處,被明帝國強徵的一百萬新兵都選擇了放下武器,回到家裡。而那些屬於明帝國的精銳部隊,數十萬人也一次性遣散了大半,留下了五萬人。

對於這五萬人,清河帝國單獨在一處明帝國的訓練場內重新訓練,之後這一支部隊就會編為建設兵團,開始參與明帝國的建設。

像這樣的部隊,在征戰過程中也有一些,但因為一開始大量的部隊被殲滅,加在一起也就是二十多萬。

如此以來,三十萬人的建設兵團,負責對於明帝國戰後重建工作。

而除去這些民兵,還有那些百姓,底層百姓不動,對於那些地主工廠主進行抄家,土地重新分配,如果這些人願意遷移,還可以送到清河帝國地廣人稀的北方諸道安置。

而其餘的小商販不動,等到後續官員就位,再處理這些事情。當然,還有那些土匪惡霸,強盜,地痞流氓,一個個被舉報揪出來當場處決。

為了保證這一片可以說明帝國核心地區的穩定,清河帝國出動了五十萬部隊鎮壓這一片地區。

之後,就是那些帝國官員,所有的官員,不論大小,家產登記,然後所有人進行稽核調查,再確定自身沒有作惡多端的情況下,收繳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家產,讓其成為普通人。

如果是貪官,那麼就是拿著一份安家費帶著家人遷移到帝國其他地區發給一份土地安置。

而之後所剩下的朱氏一族,儲存其性命,收繳其家產,本身變為平民。不過帝國按照家庭登記,並且分給一份可以生活的資金以及一套房子,一份穩定不太困難的工作保證其能夠生活下去。

在之後,就是任由其自己生存了,不論生存的好壞,就是由他們自己的本事。並且因為其為明帝國的皇族,所有朱氏一族三代內不得為官。

而那一位明帝國現任皇帝,因為其本身就是一位暗金級強者,因此需要特殊對待,狄風親自處理這一件事情。

其他的朱氏一族,可以經商,可以上學,可以參軍但不得擔任大隊長以上職務,不能考取地方小吏。

而且整個明帝國,說是納入了清河帝國的統治,但實際上,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考核,五年內,明帝國內部所有的百姓沒有作惡多端,沒有犯罪的情況下,就可以成為清河帝國的正式公民,享有生育補助,免費教育,免費武道培訓等公共權力。

在五十萬大軍把整個帝都從頭到尾梳理一遍之後,來自於清河帝國內部的官員迅速就位,把整個帝都變成一個道的中心城市。

原有的明帝國下屬有著大約是三十個行省,不過在清河帝國佔據之後,根據其大小,縮減到了二十個。

但不管是怎麼縮減,這樣的龐大土地,而且有著大量的平原地區,都是需要開發。

特別是在這數十年裡,因為明帝國位於內部,原本的雨水充沛的地區變成了乾旱少雨的地區,不再適宜生存。

這些不適宜的地區,就需要重新改造了,根據清河帝國的氣候專用的浮空平臺就位,對於明帝國上方的大氣進行測繪,在經過明帝國自己的氣候學家研究,最終制作出一張明帝國內部降水環境趨勢圖。

根據這一份地圖,那些地區還有充沛的雨水可以保證正常發展,那些地區缺少雨水需要改造環境,那些地區徹底變成戈壁沙漠環境不宜生存,都表現的一清二楚。

根據這一份地圖,清河帝國決定是對於明帝國內部的一些地區進行搬遷,比如說一些生活在山林裡偏僻地區的百姓,就遷移出去。

比如說生活在少雨地區的百姓,也都大批次遷移到其他的地區。在清河帝國內部,地廣人稀的北方地區,可是非常歡迎這些人口。

只不過,哪怕是一列列符文火車,或者是浮空飛艇一起運輸這些遷移百姓,也是一個大工程。

根據帝國測算,明帝國現如今有著一半地區不在適宜農耕居住,最多是變成草原環境。

還有一些地區沙漠化,不適宜改造,那些地區已經是發生了多少次天災,這裡的百姓都需要遷移。

這些百姓的數量,加在一起超過了五千萬。佔據了明帝國三分之一的土地。

對於這些百姓,在清河帝國北方地區,大量的城市缺少工人,狄風城鎮也有大量的荒地沒有得到開發。

當聽到有著五千萬人口遷移,頓時,清河帝國北方的青**,青陽道,清遠道三個地區的總政務官一天多分申請的送到了清河帝國總政務廳那裡。

鑑於那些地區的確是數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四五千萬的人口,雖然路途漫長,但交通便捷,符文列車可以直通那裡。

再加上高速符文列車的出現,沿途甚至是不需要停靠各站臺,只需要沿途補給,一路兩萬公里日夜不停只需要十多天的時間。

正是因為這樣的大遷移工程,才是讓明帝國原本的一些行省撤銷,拆解,併入那些有著人口的地區。

至於這些人是否是故土難離,這就不在清河帝國的考量之中,這才是剛剛經歷過戰爭,拿著武器,開著坦克的軍團進駐那些村鎮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