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清河城內城區靠近皇宮不遠處的一片帝國辦公區內,一棟會議室內,狄風,還有十位文武內閣大臣坐在一起。

“因為這些年帝國發展十分順利,而且我們的鄰居出現了一些問題,給我們一個可乘之機,因此我在這裡召集大家討論一下,關於吞併明帝國的事情。”

會議室內,狄風首先定下基調。

“這些年,帝國發展順利,這一個十年規劃結束之後,帝國總人口會增長到十五億。

而且各方面都會增長到一個新的層次。而我們的鄰居,明帝國,這些年天災不斷,內部各種混亂不斷髮生。

包括各種禁區,叛亂,邪魔入侵。還有他們的內閣政治鬥爭嚴重,讓帝國發展都陷入了混亂。

在和明帝國接觸時,我手下的情報人員就開始對於明帝國進行滲透,現在已經有人混到了明帝國的高層,而且在明帝國每一個縣城都有著情報人員,並且地位都不算低。

因此,我的想法是,在這一次十年規劃結束之後,發動對明帝國的戰爭,把吞併明帝國以及發展作為下一個十年規劃的基調。”

“我沒有意見。”一旁,作為清河帝國政務第一人的張秀首先說道。

“帝國發展到現在,各項實力都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層次。接下來的發展,也就是加深發展,現在多出一塊地區來發展正合適。

總政務廳這邊有著足夠的儲備官員,可以保證在攻佔整個明帝國之後,第一時間完成接管。”

“不過還有一點問題。@精華\/書閣*首發更新~~”在張秀一旁,諸葛亮也跟著說道。

“如果組建政務廳,那麼明帝國的那些官員有著相當一部分都會加入帝國的隊伍。以明帝國那些腐敗,沒有遠見,清高不把底層人放在眼中的官員,會造成帝國的混亂的。”

身為檢查部門的主官,諸葛亮考慮的層面也多和自己負責的方面有關。

“對於這些。”狄風想了想道。

“那些明帝國的官員,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個樣子,不過他們還有一些願意為明帝國盡忠的人。

對於這些人,我們不需要客氣。”

看著狄風點頭,諸葛亮順著思路繼續說道。

“我的意見是,佔領一座城市,就把整個縣城的官員全部梳理一遍,不論官職大小,然後是各種地主惡霸,還有幫派人員,混混流氓,以及那些罪大惡極的商人。

一個不剩,進行公審大會,迅速收攏民心,並且以大軍震懾,一次性把政務廳鋪到那些村落。

不過到時候,我們的官員似乎就要差一些了。”

“這個資料有辦法統計嗎。”狄風向一旁的一位內閣大臣詢問著。

“按照張秀大臣和諸葛大臣的想法,需要的官員數量的確是龐大,但這不是問題,在梳理一遍之後,那些官員可能剩不下幾個,但小吏還有不少,我們完全可以覆蓋到鎮級政務廳。

現在帝國把各地區的副手抽調出來,完全不是問題,這樣組織一下,組織個三四十萬政務人員沒有任何的問題。”

“這就好辦。”

在政務這邊討論著,軍事內閣方面,李秀寧對於戰爭更沒有意見。

“如果進攻明帝國,如果真的和陛下說的那樣滲透,而且還要一個地區一個地區的梳理,至少要五百萬人。

而且其中大部分在戰爭結束之後,都需要駐紮在明帝國的邊境巡邏。”

現在的清河帝國,邊境線上,除去各種防禦設施,增加了自動哨塔,以及偵測雷達,一座雷達安裝在哨所中,就可以負責上百公里的生命偵測活動。

這樣一來,清河帝國就不需要每隔一段距離建設一座哨塔,而是每個一百公里建立一座雷達哨所,駐紮一箇中隊。

然後在大範圍內選擇合適地區駐紮大部隊,保證發生意外能夠迅速支。(本章未完!

第五百五十九章討論

援就可以了。

以清河帝國現如今的機動能力,百公里內的支援速度是非常快的。

而這樣一來,邊防部隊就不需要太多,現如今每一個野戰軍所能負責邊境線是非常大的。

甚至於在那些海岸線上,負責的邊境線更是十分的漫長。如此一來,清河帝國就可以騰出更多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