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王國佔據武林勢力三天後,一支來自於西方那個大勢力的談判團隊抵達了邊境,和清河王國的外交團隊接觸,雙方開始交換有限的情報,讓對方瞭解到自己是一個如何的勢力,好進行下一步談判。

清河王國這邊,展現出來自己是一個有著海陸空三軍,野戰部隊一百五十萬,地方守備部隊兩百萬,總人口四千萬,佔據著方圓上千裡的強大國度。

而在對面的勢力自我介紹之中,也展現出來了一個大勢力的風範。

這個勢力名為明,下屬八個行省,近百州府,六百縣的大勢力。

明朝同樣是有著五千萬的人口,有著軍隊三百萬,配屬蒸汽坦克,蒸汽步槍,蒸汽機槍,還有強大的空軍,戰鬥力強悍。

當雙方交換了大致的情報,瞭解了對面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水平之後,一瞬間雙方外交部們就知道,兩邊暫時是打不起來了。

幾乎是同等的規模,武器裝備相似,而且大明這邊四周有著幾個大勢力,而且因為和這一塊迷霧土地合併,大明佔據了十數萬平方公里的無主之地,除去清河王國外,在東西兩邊多了兩個新的迷霧勢力。

暫時不是和這個清河王國作戰的好時機,而且在自己本身的迷霧領地上,除去明朝,還有兩個同樣勢力龐大的國度,以及三個國家之間十數個緩衝的小國。

因此,大明現在是消化新佔據的這一片有著一個行省面積大無主之地,而不是招惹上一個同等實力的對手。

而清河王國這邊,剛剛吞併了草之國,龍湖山莊,武林勢力三個勢力,以及佔據了期間大片的無主之地,在北方山地軍團也在山脈之中迅速推進,佔據了數百公里的山脈地區。

現在的清河王國同樣是需要休整,維持內部穩定,而不是在和一個同樣的勢力作戰。

而雙方有了這個想法,接下來互相的談判就好辦了,一邊拖延一下時間,對於對面再多一些瞭解,一邊確定一些小成果。

這樣前前後後花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一份談判檔案確定,得到了雙方國王皇帝的准許,進行了簽訂。

雙方以現在各自佔領的地區為主,理清邊境線,同時雙方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同時,雙方在邊境線一處建立一座貿易城,雙方貨物可以在這裡進行貿易。

不過雙方商人只能進入這個貿易城,不得私自進入對面的國土範圍。

一個條約簽署,只是讓清河王國和明帝國暫時停止戰爭,但雙方都知道,這不過是暫時的,或許過些年,戰爭還會開始。

不過為了保證現在的穩定,狄風對領主府下達命令,組建了兩百個邊防團,四十萬兵力,維持新佔據的郡縣的穩定,同時協助駐守邊境的各野戰軍團巡邏邊境。

而這些邊防團,一部分是每一年的新兵,一部分是從各地衛所抽調部隊組成。至於原本這些衛所,後續會重新招募新兵補充。

在清河王國內部,那些內部穩定的縣區,保證一個兩千人的衛所部隊,半屯半訓,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大隊的武裝治安部隊在城市內駐守,保證城內的安全。

而在清河王國新佔據的郡縣,以及那些邊境線上的縣城,除去這些部隊之外,還會增加一個兩千人的邊防團,保證邊境治安。

除此之外,那些駐守在邊境線的野戰軍團也以團為單位,分散在邊境線上,保證隨時可以支援各地區。

而狄風現在的命令,就相當於直接增加了四十萬守備軍團的編制,這對於清河王國來說,可以說的上是一個大支出。

但現在,清河王國吞併了三個勢力,新增人口一千兩百萬,還有新佔據的各郡縣,以及需要調整的區劃,都是一個大工程。

更不要說,新佔領地區,只有一些平坦的土路和石子路,根本無法保證清河王國大軍迅速調動。

接下來,清河王國會對新佔據的各地區修建鐵路和公路,以及各種基礎設施,這樣的大工程同樣是需要巨大的投入。

戰爭結束,狄風並沒有離開邊境線,在後方一支支守備部隊,以及邊防團就位,還有一個個無主之地上的村鎮都被梳理乾淨。

一個個政務廳組建,在這一段時間,狄風自己帶著自己的幾個秘書處理著來自於這些新佔領地區的各種檔案,一直忙碌了兩個月,等到大部分事務都處理的差不多了,狄風這才帶著自己的禁衛軍,以及騎士軍團,以及陸行鳥團,法師營這些部隊返回清河城。

在狄風返回之後,這一段時間的戰爭收穫也完成了,一份匯總報告送到了狄風的手中。

本次戰役,先後動用各部隊超過百萬,消耗各類物資五十萬噸,因為敵人勢力相對弱小,我方整體死亡人員在一千以內,可以說是一次巨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