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清河領的發展(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且透過售賣電話,清河領收穫了一筆巨大的報酬,而電報更是送到了每一個軍團,每一個軍團下屬直接配置到了營一級。
不過為此,清河領軍事學院增加了電報培訓班開始培訓專門的電報通訊人才。
而隨著清河領人口增多,更多的學生們開始隨著成長陸續考入大學,大量的人才加入各項研究,讓清河領的技術發展速度再次有了一個提升。
而且,在清河領的圖書館內,可是有著那些來自於科技社會的圖書,那些書中介紹的便利科技裝置,都為這些研究人員指明瞭道路。
讓這些科研人員不需要在一片未知之中尋找研究方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透過模仿就可以出現一大批科研成果。
而隨著鐵路和電報電話的投入運用,再加上直達每一個郡縣的水泥大道,讓清河領能夠第一時間得知各郡縣的情報,並且及時做出應對。
不像之前那樣,需要信使騎著戰馬往來送信。而這樣的便利也對清河領造成了一些衝擊。
比如說,清河領花費大工程修建的各處驛站現在就沒有了作為信使休息的用處,軍用價值降低。
而在後續的討論之中,清河領對於這些驛站做了一些改動,組建了郵遞總公司,把原本作為政務,軍事訊息傳遞的驛站變成民用設施。
在清河領內部開始普及信件貨物郵遞,這樣一來,清河領內部的物流反倒是方便了許多,百姓們可以透過書信往來。
商人們在沒有自己的運輸車隊的情況下,也可以把自己的貨物交給驛站運輸隊進行郵遞。
這樣,第二年,隨著發展,清河領迎來了再次的收入增長,透過各種工廠,商業往來,清河領收入大幅度增長,政務廳有了錢,更多的公共事務也都可以投入建設。
比如說更多的學校,醫院,還有通向鄉鎮的水泥道路,以及水利設施,以及各種研究。
而且,隨著符文列車的建造,清河領開始了更多的鐵路的修建,按照計劃,第一次建設任務,就是清河領南北兩條鐵路。
以清河城為中心,原本南北向的鐵路,北方從遠北縣向被延伸出去,透過土元素法師在山脈之間修築隧道,再加上工程隊建設高架橋樑。
鐵路穿過山脈,一路向北貫通平原郡城,孤山郡城和北山郡城,並且一直延伸到最北端的一座依託北方山脈修築的城池。
而這一條鐵路向南,以隧道橋樑的模式,穿過南城縣城,而後穿過荒原縣,貫通平東郡,一直到北方最北端的那個迷霧邊境的縣城為止。
而東西向鐵路,從山下郡靠山的城市為東部起點,一路向西貫穿南陽郡,並且穿過壽春城,在透過東原縣,進入清河城。
在向西抵達西方郡最西部的一座邊境要塞上。
兩條鐵路,沿途需要穿過兩片數十公里的山地地區,兩條鐵路加在一起有著近千公里的路程,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如果不是有著符文技術以及各種超凡力量,這樣的工程對於清河領來說,簡直是一個登天的難題。
而跟隨著張秀身邊學習政務的諸葛亮,因為其天賦成長迅速,這一次被任命負責主持這兩條鐵路的修建。
根據估計,兩條鐵路的修築需要三五年的時間才能完工。到時候,完善的鐵路再搭配上清河領內部遍佈各地的水泥道路,清河領能夠做得到短時間把部隊調往任何地方的能力。
當然,隨著清河領的發展,經過商貿往來,草之國,大不列顛王國,女巫王國也都知道了清河領大規模的內部建設。
雖然不太懂這樣的好處,但看著清河領一天一個樣的發展,給了幾個國家巨大的刺激。
在大不列顛王國那邊,也開始主持道路鋪設工程,而草之國更是發展出來了一批工程忍者,專門從事建造任務。
數年時間裡,清河領的發展一直是沒有中斷,直至在北方山脈探索的山地軍團發現了大量的敵人,才讓和平發展的清河領轉入了戰爭狀態。
此時,經過三年的時間,清河領擴軍完成了,番號前七的軍團每一個軍團都增加了兩個團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