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杜sir(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次合作最大收穫還是杜琪峰,雖然他不是導演,但也讓蘇澤感受到站在黃金巔峰男人的實力。
聊天知道存在所謂銀河創作組,沒錯,跟一般的電影不同,銀河作品在開拍前和拍攝過程中都是沒有完整劇本的。
有個大綱就開拍,邊拍邊寫直接搞定!
《ptu》《文雀》這種片子一拍數年,想到哪拍到哪,就這麼任性。
作為銀河映像粉絲,蘇澤感覺編劇基本可以劃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宿命、佛理、人性惡及其種種。
在以韋家輝為主要編劇的電影裡《大隻老》《神探》,通常喜歡探討以上內容,歌裡都有唱到“也愛用整晚說杜琪峰專長揭露命途無常的道理”
所以其實《槍火》《放逐》類似的電影中,講的不是兄弟情義,而是探討一個人失去記憶仇恨對他還有什麼意義的哲理。
以游乃海為主要編劇的電影裡《槍火》《黑社會》,通常喜歡錶現兄弟情及兄弟情的危機,這是一個比較古典的港式警匪片命題。
吳宇森林嶺東等人都有在其作品中表現過,其實內裡表達的是對於舊有秩序崩塌的恐懼。
比起劇情,蘇澤更喜歡杜琪峰在角色上的心思。反覆,是他在設計人物跟橋段時最喜歡用的手法。
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個是同一人物反覆地進行著某種行為或者重複某句臺詞,以此來刻畫人物的形象。
例如《以和為貴》裡鄭浩南飾演的角色透過不斷地重複加錢這句臺詞來加深觀眾對其貪婪的印象,最後在貨車後車廂與人廝殺,臨死前仍要大喊加錢。
暗戰鄭尹健飾演的劫匪屢次遇到林雪飾演的嗜賭警察,每次遇到都要舉行儀式般的進行猜硬幣,並且林雪都會猜錯,不甘心,再猜,猜錯,不斷迴圈。
第二個層面是同一場景反覆出現,從而製造出一定的戲劇效果。
《真心英雄》劉青雲和黎明飾演的幫派分子前後到東南亞同一地點見同一人物,而後又在同一棵椰子樹下與手下小解。
《放逐》中黃秋聲一行人與任達華一行人前後腳進入同家黑市診所,而這兩撥人剛剛血拼一場後再次相遇。
到處都是宿命的牽引。
因為這次合作,蘇澤每天在片場觀察學習,杜很喜歡用廣角,特別是用廣角拍人物。
曾經問過為什麼?
他的答桉很簡單:因為一個畫面需要多個演員同時入鏡,廣角的視角範圍比標鏡大,僅此而已。
而且廣角的景深長,前後景的距離會被誇張放大,這樣多個人物在同畫面中的位置層次感也會得到加強,強調整體的透視效果。
當然最經典的還是長鏡頭,這次意外也有一場戲足足五分多鐘,比起當年大事件八分鐘難度也差不了多少。
鏡頭運動的可能性、人物的對話行動、鏡頭與被攝物件關係、環境變化……
身臨其境蘇澤還發現更多細節,比如燈光。銀河映像團隊喜歡用舞臺感十足的頂光,就是用吊車高高掛起的那種。
直接跟攝影機成90度、從人物上方垂直打下來,這種燈光下人的臉部跟畫面都會因為光照度的不同而分割,可以歸為一種奇特的造型光,舞臺感很強。
還有站位,就算是最簡單的鏡頭,透過同一個畫面中不同角色的位置來營造氛圍,加強畫面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