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弱,就要捱打!(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得不說演員能夠120分發揮,離不開整個幕後團隊的盡職盡責。
六月開機拍到現在馬上四個月,徐克每次開機都要開十次以上的會議,程凱歌一個鏡頭一個鏡頭跟演員講戲,最樂觀估計就算林超賢順風順水,最少還要……
三個月!
三大導演、十幾個實力男演員、千人團隊、幾萬群演、每天零下十幾度……
八九個月!
“長津湖是一種信仰!”身為博納老闆,餘東難得感觸道:“投資電影這麼多年,什麼片都拍過,做人嘛,最後總想留點念想不是。”
蘇澤深有感觸,此時此刻對於餘胖子的印象大為改觀,雖然是商人,但骨子裡還有對於電影的熱愛。
是啊,
人這輩子幾十年,最後總要留點念想吧。
這次真正對戰爭戲體會良多,比起戰長沙的長鏡頭和節奏,長津湖就是另一個極端。
必須要說戰爭場面排程想要完成的好真的很難很難,尤其是複雜大場面,鏡頭非常零碎,再加上快速剪輯,才能體現戰爭的殘酷。
很多時候上一秒還活著,下一秒就犧牲了。
然後是無處不在的背景音,幾十種聲音混在一起,尤其是3D特效,每次給蘇澤身臨其境的錯覺,彷彿就是在浴血奮戰的殺場。
火車看長城霞光、與敵軍團近身拼殺、峽谷內大轟炸、戈壁灘軍機槍掃射、飛機狂轟濫炸……
很多時候拍完戲回來,耳朵都是嗡的!
最讓蘇澤動容的還是雷公,也是最喜歡的角色,甚至超過吳景的伍千里。
在敵軍投下標識彈後,我軍形勢險峻,如果不能及時改變局勢,可能會損失慘重,關鍵時刻雷公撲不滅標識彈,只能開車帶著遠離陣地,開往敵軍撤退的部隊。
fo
說白了就是敢死隊,有去無回。
開車離開的過程,胡軍將一個人瀕臨絕境的心情和表情刻畫得淋漓盡致,其實他的人設是一個很惜命的老戰士,但在關鍵時刻都挺身而上。
特別是臨死前最後兩句臺詞,然後不由自主哼起家鄉的沂蒙小調,不禁令人想起他們拼死拼活其實只是為平安回家。
過上普普通通的生活而已,但是現在他卻永遠回不去了。
那時蘇澤終於明白這場戰役為什麼必須打的真正原因。
大好河山對比殘酷戰爭,敵軍大魚大肉對比我軍冰雪土豆,江上安寧的漁民生活對比戰場的血腥廝殺……
我軍嚴陣以待,誓要拼死一戰,攻勢已拉滿。但敵軍飛機只是一個掉頭,便帶著他們不知道不在乎的死亡與悲傷輕巧地離去了?
就是用鮮明對比反映出當時人民樸素的渴望與戰爭的殘酷!
提醒我們活在當今和平年代的孩子們,一定要銘記歷史自強不息!
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抵禦外敵!
弱國無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