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多人力物力沒到位,開始眾人先拍文戲,由程凱歌負責,劇本前半部分基本都是這些。

其實有更明確分工,仁川登陸戰、亂石陣、村莊戰激烈戰爭場面是林超賢負責,少數文戲、冰凋連、敵軍日常交給徐克負責。

還有一個執行導演叫樸柱天,人家是真正南朝人,除導演還有三個監製,黃建新一個,孔雪一個,寧海強一個。

光看這些就知道場面有多大,蘇澤還聽說不只是現在這些演員,還有幾個也要來客串,比如張涵予、黃宣、杜江……

恨不得把最火的男演員都一鍋燉!

“喲,這是誰啊?”

“乖乖,定完妝真認不出來!”

“還別說真像!”

眾人看著化完妝的蘇澤,活脫脫剛從泥巴里爬出來的土崽子,特別是那雙腳,黑的啊!

不忍直視。

“看什麼看!”蘇澤見人笑自己,脖子一梗,眼露兇光,二話不說撿起小石頭就砸。

程凱歌見狀,一拍大腿,伍萬里有了!

開局設定伍家在湖州的漁船上,伍千里戰後涉水歸家,抱著哥哥伍百里的骨灰罈,衝擦肩的艄公吹一哨子,驚起一排的水鳥。

之前還在發呆的連長伍千里到這時才終於找回煙火人間的實感,手裡吹的或許本該是從父親伍十里那裡繼承來的艄公號,可實際上吹的是戰場上帶下來的衝鋒哨。

看似平澹溫馨的開頭,隱去百年血戰,唯餘驚起一灘鷗鷺般的幻夢。

不愧是凱歌導演的手筆。

拍攝繼續,基本都是兄弟倆的感情戲,像伍千里回家吃上團圓飯時信誓旦旦的那樣無仗可打,會跟他一起逮住岸邊撒歡打水漂的弟弟,捏捏他的臉調侃一聲包子。

而等伍千里重新出發,程凱歌選擇與開頭回家時的近景特寫不同,遠景一葉孤舟泛波水中,身後家還在岸上。

眼前大河浪寬,從家門邊的河到國門邊的河,從小家到大家,雖千萬人吾往矣。

中途火車也經過河,水面倒影很美,映著橋和火車蒸汽。再後來在火車上的那一幕長城落日,看到北方,看到萬里關山。

蘇澤看著從來沒見過的世界,跟從小生活的江南水鄉截然不同,滿眼紅日大光下多嬌的山河完璧。

眼神充滿希望和期待!

千百年前的防線巋然不動,火車載著戰士駛出家鄉,去把血肉築成新的長城。月輝從門縫透過,照在小白楊一樣的伍萬里。

臉上、眼底、都披上一層邊塞蒼勁詩意,無言之間充滿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意境。

透過監視器,程凱歌看著蘇澤那張充滿故事的臉,深切感受到什麼叫做此時無聲勝有聲。

澆灌著少年一夜瘋長,身似山河挺嵴梁。好一派為開闢新天地,喚醒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模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也就是從那一夜罰站開始,之前一直喜歡窩著肩背、斜著身體和目光的伍萬里站姿變直了,眼神變正了。

戰士們常說背後是祖國,其實祖國背後也是一個個可愛的人,彼此支撐為信仰,世代傳頌著不教胡馬度陰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