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分鐘,一個豐滿人物就立住了。

劇本安排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他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直接開懟。

很多觀眾都軍訓過,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強烈代入感塑造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劇本展現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最為特殊: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

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兒子沒有建功立業不滿意,而他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

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

這個角色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跟人生大事的莫三妹一樣接地氣,雖然幹著英雄職業,但本身還有有血有肉的人!

在蘇澤看來,演員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絲毫別避諱馬衛國身上的缺點。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可惜……

換成三年前的自己可能還有機會演,但現在……

誰都不會同意!

投資方、製片、監製、導演,團隊、甚至是合作演員!

男一號必須能挑大樑扛票房!

有得必有失,很多時候男主角不一定是最好看的角色,也不是觀眾最喜歡的人物,但作為投資出品方,必須考慮的更多更多。

這就是商業和藝術的無奈!

觀眾不理解為什麼影帝影后要演這種爛片?

原因很簡單:要不錢砸的多,要不就是人情債。

誰也不傻,劇本好不好都心裡有數,不是說沒有滄海遺珠,但機率很小很小。

一個六十分的劇本經過努力到七十五,甚至八十都有可能。但一個二三十分的本子想要靠一兩個實力派逆襲?

想太多了!

所以對於馬衛國這個角色,蘇澤有很多想法和發揮空間,假如自己塑造很多細節都值得推敲。

比如面對絕境,用手機錄下每個消防兵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把手機扔到圍牆外。

自己會用最樸實的方法演,沒有華麗大話,也沒有壯烈口號,面對絕望的消防兵,緊緊抱住,不停地安慰道:“兄弟,沒事的。”

而面對死亡,只有一句話:“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

因為這才是一個真正的隊長:平時可能對你很嚴厲,但在最後時刻會給你信心,會和你並肩戰鬥。

一起面對生死!

這就是給我沖和跟我衝的區別!

可能在眼神深處表現恐懼,任何一個真實的人面對這樣的火都會恐懼,馬衛國也會。

但能成為英雄,看的不是你怕不怕,而是你在怕了的時候,還能不能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