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延江市雨花區槐安路七十三號!”

“上天堂”

“我不會丟!”

從此不知不覺這丫頭已經改口叫自己乾爸,讓蘇澤也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可憐天下父母心。

習慣一個人的人,一旦體會到被保護、被需要的滋味兒,心底那股渴望愛與關心的心臟,就會再次甦醒。感受到了愛,就會改變自己,也會釋放愛。

劇情後半段莫三妹開始慈父模式:替小文給同學道歉,接送小文上學放學,囑咐小文多喝水,求爺爺告奶奶找人,修復外婆生前的錄音……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

從陌生人到父女情,這是比血緣更動人的依靠。

一天晚上,或許是知道小文要離開了,莫三妹有些擔心地問她:

“你以後……不會把我忘了吧。”

因為現實中所有的關係都免不了有始有終,差別只在於終點來得早或晚。

而比起失去,莫三妹更擔心的是:

被人忘記!

最讓蘇澤感覺是神來之筆的劇情還是把莫老爹的骨灰以煙花的方式炸上天。

在蘇澤看來第一骨灰炸上天,是想讓父親上天堂。因為距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就是天。

第二讓父親與二哥重逢的心願,炸骨灰的下面是江河,而二哥溺亡在河裡。所以莫三妹心裡有種想以迷信的方式讓父子再相見的美好願望。

最後則是暗示未來的莫三妹會珍惜當下。煙花絢爛,但只一剎花火,若不抓緊欣賞,便會稍縱即逝。

而人生如煙花,眨眼間便是一生。

所以,人吶,要珍惜當下,好好活著!

時間終於來到最後幾幕,孔雪皺著眉頭問劉江江道:“結尾大團圓不好嗎?”

“為什麼必須把小文送走?”

“這樣硬扇情觀眾肯定不買賬!”

“因為莫三妹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和愛的人!”身為導演,劉江江堅持道:“在他看來撿來的孩子,養父還對自己非打即罵。站在孩子的立場,一定渴望來自母親的關懷。”

“所以他覺得小文獲得母愛後,至少可以不像他一樣悲慘!”

“這?”孔雪只能看向蘇澤道:“你覺得呢?”

見劉江江有些緊張的看自己,蘇澤笑道:“我只是演員,全聽導演的。”

“小文被送走也挺好,遺憾也是美不是嗎?”

“最少跟觀眾留個念想!”

“人和人之間沒有不散的宴席,相見都是緣分,既然緣分到了……”

“那就放手吧!”

孔雪先是一愣,看著蘇澤慈父般笑容,也笑了。

“能跟兩位合作是我劉江江的榮幸!”劉江江站起身,深鞠一躬動情道:“特別是蘇澤你!”

“別客氣。”蘇澤站起身,扶起馬上要哭的導演,故意打趣道:“說的跟生離死別一樣幹什麼?”

“以後咱們來日方長,以後有好劇本千萬別忘了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