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機往右點,燈光調暖兩個度!”

“道具呢?”

“你家蔥花用蔫的?”

“全部換了!”

蘇澤看著孔升忙忙碌碌,蔥花是早上剛買的,就因為早切一會有點脫水必須重新換,沒錯,這就是細節控的威力。

如果說歷數出道以來所有合作過的導演,蘇澤最欣賞孔升,沒辦法,太多東西可以學習了。

兩人都是處女座,都對細節有近乎偏執的追求,只不過蘇澤是演技,孔升表現在作品上。

簡簡單單一個鏡頭,木質櫃子上的那一盆開著花的小植物正好是和胡湘君旗袍的月牙白色匹配,瞬間有種畫龍點睛的點綴效果。

戰長沙這樣一部抗日劇,分分鐘可以變成《舌尖》+《深夜食堂》。深夜巷子小販叫賣著的餛飩,妥妥的清湯煮熟,再窩一把碧油油的蔥花。

如果用一個詞來描繪孔笙的畫面給人的感覺的話,應該是……

質感。

是的,一種看似簡單無意實則精心編排之下產生的高階感。

導演的動力卻遠不止於此,在蘇澤眼裡他在人物刻畫方面下的功夫國內無出其右。

一般電視劇裡表現女主即將要離開男主的話,都會選擇緊緊擁抱或者深情凝視這樣的套路,但老孔卻開創一套屬於自己的表達法。

明明貪戀著心上人手心的餘溫,卻不得不逼她離開自己。沒有目光的交匯,只用一雙手,就交代清所有的感情。

蘇澤很喜歡這種節制的表達,遠比熱烈的釋放來的更有感染力。兩人終於要分道揚鑣的時候,沒有選擇激烈爭吵,反而用相反的朝向來暗示兩人的對立,讓人物在站位上產生遠近的變化,看起來更有層次感。

去年拍山海情對環境不滿意,硬生生重建一個西固海。這種事老孔不是第一次幹,當年拍父母愛情,一直沒找到適合拍攝的漁村,一咬牙一跺腳直接建。

看著他手裡抱著取暖的手爐,當年拍琅琊榜留下的道具。聽執行導演說當時胡哥拿著裡面真燒著木炭,還是最傳統的那種。

在橫店排取景地,哪個劇組要是排在孔升團隊後邊?

乾脆放假得了!

別的劇組都是進來簡單搭下景拍幾天就走,他們進來就要重新裝修,一番精凋細琢之後才開拍。

前幾天十分鐘攻城戲足足拍七天!

自己身上穿的軍裝全都是找老裁縫鋪子量身做的,一人好幾套,一套好幾千。

這些還好,聽說劉濤演歡樂頌穿的衣服都得是頂尖大牌,為了給劇組省點錢,後邊的衣服她都自己掏錢買?

能把國民媳婦逼到這種程度的也只有老孔了吧。

最讓蘇澤佩服的還是導演調教演員的能力,不只是主演,就連配角甚至龍套孔升都願意花時間一點點教。

今天這場學生遊行戲,幾十號人舉著標語每個人動作都不一樣,全是他設計的。

經常在片場頭腦風暴,把大家聚起來開會,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力,每個人都能發表意見。

出現忘詞、笑場的情況,要是猩玉坤就會嚴肅地說“罰一百啊”,可碰上孔萌萌他還要跟著你一起笑,一言不合就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