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甯浩的作品馬馬虎虎,京城這座城市,和衚衕里長大的當地人,總有一股外來人難以掌握好的氣韻,導演自己顯然也沒能找到這個勁兒,好在有葛大爺幫襯。

所以蘇澤總有種說不上來的侷限在裡面,鏡頭和剪輯有點幫不上忙?

好在葛大爺的形象觀眾早已爛熟於心,只要繼續馮式電影裡那種愛顯擺、臭貧、不正經,關鍵時刻又頗為局氣的路數就好了,事實也是如此。

當這麼一個形象佇立在故事裡,寥寥幾筆方能成立,作品也就很難差到哪裡去。

導演成功全在葛大爺身上!

然後是陳凱歌和關虎,前者作為總導演,作品肯定是壓軸戲,但蘇澤認為也就那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已。

田壯壯的表演很好,運鏡和美術也是見水平的,敢將航天與扶貧連線到一起,委實是大師級的想法。

但三十多年前的《黃土地》端的是何等波瀾壯闊,白晝流星的大荒原除畫素更清晰以外,反而少了許多當初的萬千氣象。

最後是關虎的前夜,要不說全靠同行襯托,單拿出來勉勉強強,但放在拼盤裡……

高下立判!

非常典型的型別化創作,驅動力很足,情節各種踩點,場面排程由簡入繁,頗見功力。

其實從當年的老炮兒蘇澤就能看出,關虎深諳型別片之道,否則也不會把一個那麼有爭議的人物刻畫得如此飽滿激盪,讓人又愛又恨。

國產片從角色設定到敘事手法,都是西方琢磨剩下的。但能玩的像關虎這麼嫻熟這麼熘的,真心沒幾個。

甯浩也算型別片高手,卻仍有很多摹彷痕跡。對西方型別元素的本土化改造,主要靠特色方言和符號,多是文字的東西,影像比關虎弱很多。

不得不說關虎是七位導演裡唯一將意識形態完美融入到小人物敘事中,又絲毫不顯生硬的創作者。

其他幾個片子,或多或少都沒能充分相容小人物的日常性事件與愛國主義的大主題。

當兩個題材相碰撞時,其他六位導演都會給人一些割裂和跳脫的感覺,似乎不知該怎麼烘托?

更別提有幾位連小人物敘事都沒做成功!

看看上映已經一週,票房輕輕鬆鬆破十五億,別說二十億,三十億都有可能。

對於這次合作蘇澤不太滿意,當然看劇本就已經心裡有數,畢竟只是二十分鐘不到的短片,拍攝時間又這麼趕,兩個月臨時命題能出什麼好作品?

只不過沒想到對於相遇評價這麼低?

“算了,什麼都不用說。”蘇澤對詩詩吩咐道:“當什麼都沒發生,靜觀其變就行。”

詩詩點頭,這種事越描越黑,無論幫張一白說話還是替任蘇溪解釋,都是畫蛇添足,甚至多說多錯!

更何況只是一次短暫合作,走馬觀花而已,談什麼交情?

以蘇澤的性格,張一白?

黑名單走起!

……

網友小糖寶:以前是不怎麼感冒獻禮片的,這次因為蘇澤的緣故關注我和我的祖國,才發現比自己想象中更愛這個國家。

這部獻禮片的意義,是串聯,是紀念,是傳承,非常適合全家一起觀看。

特別是蘇澤的演技絕了,連口罩都阻擋不住滿屏炸裂的實力!

強烈推薦!

……

網友狂暴小恐龍:好像明白為什麼張一白和薛曉路能混進管虎、甯浩、文牧野這樣的班底裡了!

瘸子裡面挑將軍,得有人給總導演託個底啊是不是?

只是可惜蘇澤和惠英紅!

我最喜歡的兩大實力派妥妥的浪費啊!

期待兩人什麼時候能合作?

那才叫強強聯手!

……

網友沸騰: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