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接物有禮有節,為人謙虛低調, 專業能力過硬,這種年輕後輩誰不喜歡?

明星大腕也是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會看人下菜碟,都是人精誰傻?

“我給你說說編劇的事。”孔雪認真道:“今年咱們工作室打算從兩個方面發力,一是宣傳,二是劇本。”

“宣傳不用說,就是運營和水軍,千萬不要覺得水軍很LOW,其實他們才是娛樂圈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態。”

蘇澤點頭,水軍就像武器,只看用在誰手裡,倚天劍屠龍刀給張三丰謝遜結果能一樣?

一部好作品無人問津,有資源為什麼不能透過水軍宣傳讓更多觀眾知道?

孔雪見蘇澤沒意見,繼續道:“宣傳好說,只要找對人,砸錢就能搞定,難就難在劇本。”

“哎,現在好劇本比金子都貴,秦昊曾經吐槽說連周勳那種級別的演員幾年都不一定能遇見合適角色!”

“編劇看似多,但真正有水平的寥寥無幾,成名的太貴架子也大,根本看不上小公司,基本被巨頭壟斷。”

“比如紫金陳,雖然不是專業編劇,但水平高改編一部火一部,現在多少人盯著,搶著送錢眼巴巴等著新作品出爐。”

蘇澤沒說話,對於編劇有自己理解,首先沒有好劇本跟國內編劇水平差不能說有絕對關係。

華夏什麼時候都不缺人才,只不過編劇市場太亂,導致人才很難出頭。

一是市場選擇回報率快的作品,所以不斷地拍流量劇、大IP,甚至是抄襲之作。

二是資本的橫行肆虐,肆意加塞、飛頁,缺乏對編劇的尊重,所謂智慧財產權屁都不算。

三是階級固化,現在藝人大多數中產階級出身,沒點家底或者社會關係的也不敢選編劇導演專業。這就衍生出一個很嚴重問題:編劇對於普通家庭缺乏相應的共情力。

換句話說就是:

不接地氣!

要說周勳接不到好劇本只是片面之詞,到她那個級別考慮因素更多,現在連張紫楓都要考慮各種方方面面,更別說頂級大花。

這就看演員願不願意為角色放棄其他東西?

“說到底還是國內編劇地位太低,面對資本沒有絲毫話語權。”孔雪無奈道:“人家好來塢有編劇協會,能跟導演協會演員協會叫板,說罷工就罷工,咱們能比?”

“這兩年遊戲規則也變了,劇本和美術不一樣,沒辦法一眼看過去就回答你吸引與否。也就是說除非編劇特別出名,否則資本淘金客是很難拿著一個本子去融資的。”

“只有外行才天真以為拍一部影視劇只賺觀眾的錢?”

“就像食人蟻借高利貸,再拿債權去融資才能資本利益最大化。影視作品也是如此,專案立桉可以融一筆錢。導演確定融一筆錢。美術設定融一筆錢。”

“演員確定再融一筆,播出平臺再融一筆,最後播出賣錢分賬,做資料再融資。”

“成績好雜七雜八版權打包一賣,拍屁股走人。”

蘇澤搖搖頭,周勳如果進陳凱歌劇組,你覺得誰話語權大?

這就是所有藝人都會極力吸引粉絲,鼓勵粉絲刷資料,甚至極端化。因為越極端,越能製作話題,越出名越能融資。

一個有趣劇本和一個有名網文哪個更容易融資?

網文名聲可以讓資本在立項就融到一筆大錢,但價值也就止步於此,所以觀眾才會看見各種魔改和瞎改。

這些魔改背後是有商業邏輯的:壓低成本,最大程度的省錢。

觀眾罵的狗血其實就是影視模式化,因為只有模式化才是影視產業最省錢製作方式。

資本傻?

他們自己不知道拍出來的是垃圾?

人家只是不在乎觀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