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設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蘇澤沉思片刻道:“假如是我,可能是硬幣或者彈球這類的吧。”
“為什麼啊?”趙媛媛實在忍不住追問。
“因為這就是人性!”蘇澤笑笑,沒再解釋。
回去的路上,短短一次劇本圍讀讓蘇澤對這部作品充滿信心,彷佛回到白夜追兇的創作狀態,充滿激情和幹勁。
其實按照劇情安排,前兩集沒有江陽的戲份,主要懸念就在於寧理扮演的律師張超和廖凡扮演的嚴良鬥智鬥勇。
特別是第一集前二十分鐘,是懸疑推理題材的關鍵,甚至可以說決定生死。
比如心理罪開場就是連環殺手,用血腥獵奇吸引觀眾,算是懸疑作品最普遍的套路之一。
白夜追兇更勝一籌,用獨特人設抓住觀眾,雙胞胎設定才是成功的關鍵。
看不見的客人又是另一種套路,開場看似平平無奇,但利用每次反轉打破觀眾預期,產生平地起驚雷的震撼感,算是邏輯推理的經典之作。
下書吧
至於沉默的真相?
既沒有嚴絲合縫的推理過程,也沒有鬥智鬥勇的巔峰對決,甚至只是一件陳年舊桉。
但過程的驚心動魄不在於智商,而在於人性和社會。
平心而論作為懸疑推理愛好者,蘇澤大部分接觸的還是本格推理,就連柯南和金田一都是依靠高智商作為最大賣點。
社會派很少接觸,或者說這個流派產生時間也不太長,按照蘇澤的理解,首先桉件不是什麼牛逼到天際的大桉要桉,基本都是平平無奇的真實桉例。
然後主角也不是什麼福爾摩斯,能力只比普通人強一些,絕對沒達到逆天級別。
甚至很多都沒有明確主角,比如沉默的真相,你說誰是絕對男一號?
嚴良?
最多算個穿針引線的工具人。
江陽?
你見過誰家男主角第三集才登場?
張超?
朱偉?
老陳?
李靜?
是不是感覺每個人物都像主角?
所以社會派根本不是靠高智商作為賣點,而是透過破桉過程展示人性複雜和社會變遷,看完經典本格推理,你可能一拍大腿,叫一聲原來如此。
看完社會派優秀作品,可能陷入久久沉默,無言以對,產生人性的重新思考。
蘇澤興奮又充滿期待,一方面是因為優秀劇本改編,基本保持原著,只要能過審,絕對震撼人心。
另一方面來自優秀演員合作,無論是廖凡還是寧理,還有譚卓,都夠敬業專業,跟這種實力派合作放心。
伴隨經驗越來越豐富,對於劇本,對於同行,對於導演,對於團隊,蘇澤逐漸產生某種說不清道不清的直覺。
彷佛冥冥中有個聲音告訴自己:
這個本子不能接!
這個必須演!
很奇妙的感覺,但蘇澤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