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論裝逼的境界(第2/2頁)
章節報錯
認為如果一個演員能演好話劇那麼演電影電視劇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是不對的。
就像一個優秀川菜廚師做飯一定很好吃沒錯,但是你說他一定能把粵菜或是淮揚菜做得很好很正宗,這就有問題了。
術業有專攻。
別的差別不提,確實如果演員的臺詞功底能夠駕馭得劇場表演,去演電影或是電視劇肯定沒有問題。
甚至蘇澤心裡那些演戲全都靠配音,根本不能稱之為演員,因為聲音本身就是演技的一部分。
但現在很多觀眾把那種情緒爆發甚至崩潰癲狂的表演號稱神演技?
而那些內斂的平靜的電影語言罵成麻木,覺得演技平平?
以至於覺得電影電視劇演員只有像演話劇那樣說臺詞才叫有演技?
這就像聽多《我是歌手》覺得只有高音飈才是好歌手一樣?
審美歪了!
電影從技術變為藝術,精髓在蒙太奇。把不同的短鏡頭拼接在一起,達到完全不同的藝術效果,表達創作者的意圖。
觀眾雖然看電影是一個兩個小時的完整過程,但是演員的表演是非常散碎的。為節省成本,同天同個場景可能幾個鏡頭分別屬於不同時間段就是家常便飯。
情緒上、劇情上完全對不上,就像有江湖傳言王家衛的幾部經典電影,幾大主演都是在電影院看完成片後才知道自己演的到底是什麼角色?
甚至才知道劇情是什麼!
話劇真好相反,演員兩三個小時過程中按照劇本順流直下,情緒情感的起承轉合、劇情的開始、發展、高潮、結尾都是自然發展的。
毫不誇張的說可以兩小時把人物活一遍!
最充滿挑戰的還是各種偶然性,每天的版本都是不一樣的,演員有可能有發揮的不好的時候,也有可能某幾場演得特別high,即興之下偶有靈光乍現的佳品。
而這樣的靈動偶然也是轉瞬即逝,像珍貴的藝術品,而不是蒙太奇那樣有很多備份可以隨意剪輯拼貼。
如同工業流水線和手工藝術品,成就感不可同日而語。
其實說白了也沒有那麼高尚,什麼為藝術獻身,什麼為傳承文化,什麼為保留最後一塊淨土……
在蘇澤看來就是一個原因:為跟觀眾互動,為享受萬眾矚目的成就感,為活生生站在觀眾面前裝逼!
人活著不就是為裝嘛。
“哎,網上都說咱們中戲北影每年畢業這麼多人都跑哪了?”張瑜吐槽道:“不是咱們不想演技,而是……”
“特麼的沒戲演啊!”
“就是,如果沒老大提攜,估計咱們畢業肯定要被那些傻逼副導演各種刁難信不信?”
丁峰憤滿道:“初中學歷還叼著煙翹著二郎腿,拿著你簡歷對著專業裝模作樣點評這照片不行啊,這作品不行啊,回去等電話吧。”
“明明只能定群演,滿腦子只想拿著這點權利誘騙小姑娘上床,剋扣群眾演員的錢。”
“找誰說理去!”
張紫楓忍不住看蘇澤一眼,平心而論很羨慕,因為感覺到整個表演班對於他這個班長的敬重和認可。
雖然自己名氣最大,但影響力差的遠,原因很簡單,你張紫楓是牛逼是明星又如何?
管我們鳥事?
讓我們演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