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眾生皆苦(第1/2頁)
章節報錯
很多幕都暗角處理,增加橫向視線範圍,提升場景真實感,比普通電視劇更接近人眼的視覺範圍。
聽起來簡單,其實全是細節。
然後五百也是狠人,拍攝第三天決定直接現場收音?
幾大主演,包括自己都被要求增加點方言味道?
尤其是邢局,滿嘴大碴子味!
比如今天拍攝的一個方木大學生活的日常,直接用長鏡頭倒敘手法,一份表白把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的呈現出來。
2k
甚至很多拍攝鏡頭有些不走尋常路,有時候是斑駁樹葉,有時候是過道欄杆,有時候是腳踏車車輪,總是讓你感覺朦朦朧朧看不太清,隔著一層什麼東西。
按照五百的話說:這就叫懸疑基調!
讓觀眾在迷霧中前行,讓主角方木尚未完成自我救贖,在困籠中掙扎著救贖別人,一直浸染在這個氛圍裡,劇情一環扣一環。
長鏡頭從吳涵進入宿舍開始,一個同學叫他去送些小吃,他從孫梅的小賣部抱著小吃出來,方木打個招呼,一路經過走廊,走進宿舍。
開啟門,看見室友各式講話打鬧作為結束。看似平平無奇,其實巧妙以方木視角交代吳涵的人物背景,家庭貧困需勤工儉學。
社會關係借住在孫梅的小賣部裡,桉件關係人與吳涵都可能有交集的宿舍人員的性格刻畫。整個佈局簡潔明瞭卻又蘊含大量資訊,待觀眾挖掘和之後的層層揭露。
整個懸疑推理的劇情都是採用大線索小伏筆的展開模式,大的線索用於迷惑,小的伏筆用來一步步揭示最後的真相。
看似只是豐滿情節的不必要敘述卻在最後指明真相,讓觀眾感到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一個接一個的反轉牢牢抓住觀眾的好奇心,將故事發展推向高潮。
“你記住一點!”
“這部劇所有犯罪都遵循一個原則!”
“儀式感!”
拍攝休息,同學湊在一起,蘇澤分享道:“比如方木一直以來是男主身份,並且頂著天賦異稟少年偵探的光環對不對?”
“觀眾對他的第一印象也是睿智且正義凜然的不是嗎?”
“但在劇情裡方木不斷被當成嫌疑物件,一次次被陷害懷疑猜忌,這種人物性格上巨大矛盾衝突你們不感覺奇怪嗎?”
“感覺方木好累,總是揹負著很多罪惡感。”
“這部劇比起其他爽劇太虐心了。”
“想想昨天道具組弄來的屍塊我差點吐!”
“真變態!”
聽著七嘴八舌議論,蘇澤忍不住笑了。能引發觀眾心理上的情感對抗,時時刻刻想著方木到底是不是兇手?
如何為自己洗脫罪名?
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繃著一根弦看劇就是成功!
昨天跟五百聊天,心理罪後期打算從現場佈局到調色都帶有一股濃濃復古色彩。整個色調是暗褐色系輔之以轉場的紅色光斑,復古神秘,體現光怪陸離之感。
運用大量的對稱、失衡畫面,比如喬教授辦公室書架的擺設。
對光線的運用,在畫面裡會發現連空氣中的灰塵都有高品格的質感。
遠近景的靈活運用,重點對焦在主要人和物上,背景虛化,排除視覺干擾,強烈引導觀眾的視覺中心。
拍攝角度各種出其不意,很多微妙拍攝角度,多次利用車窗倒影角度拍攝劇情人物。
甚至類似偷窺視覺角度,增強觀眾的觀看實感,很好的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