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今天討論重點在於血腥尺度,雖然這方面稽核越來越寬鬆,但原著口味的確太重,能少找麻煩最好。

“暫時就這樣改,具體情況到片場再說。”五百用筆記下,問道:“你們還有什麼意見?”

“第一桉連環侵犯女性方木根據現場環境推測嫌疑人邏輯清晰,但有句臺詞是不是?”

蘇澤翻開劇本道:“斷定嫌疑人是因為高考落榜刺激太大開始犯罪有點危險吧?”

“這?”五百一愣,趕緊檢查,果然有一句不起眼的臺詞,短短几個字讓他打個冷顫。

“還有關於邰偉印象。”蘇澤看向王龍正道:“原著邰偉是不修邊幅甚至有點邋里邋遢,下班基本菸酒不離手,但放在鏡頭前……”

“對啊,五哥,我也覺得邰偉抽菸喝酒鏡頭有點多。”王龍正不傻,混這麼多年心理也有數,建議道:“還是收斂點好。”

“嗯,有道理。”五百用筆記下,這種看似小事,運氣不好真能成為被打過來重審的理由。

“這裡有兩句爆粗口是不是?”

“邰偉調侃邢局一升官就出事這兩句臺詞有點問題吧?”

“還有邢局在醫院走廊訓話臺詞是不是匪裡匪氣的?”

沿著警察形象思路,瞬間發現不少原本不起眼的小細節,尤其是臺詞,出現無所謂,但原封不動搬上螢幕?

危險!

王龍正對眼前二十出頭的小學弟更佩服,能把劇本研究到一字一句也是醉了。

不光是方木,連對手邰偉邢局臺詞都如數家珍?

厲害啊!

這些細節是蘇澤對比原著發現的問題,因為有系統,時間大大滴。

都是很不起眼,但遇見較真的過審可能出現問題,萬一被打回來重審,一來一回浪費時間得不償失。

影視劇畢竟跟不同,文字必須透過一字一句塑造人物角色,邰偉的不修邊幅只能用抽菸喝酒甚至爆粗口表現。

但影視劇有服化道,有演員演技,有攝影技巧,表現人物角色方法很多,為什麼非要往槍口上撞?

五百之所以沒發現不是水平問題,他平時也是大大咧咧的人,抽菸喝酒不修邊幅估計在他看來很正常,所以才會忽略。

“我去忙,你們倆聊聊。”五百起身離開,很多事要準備,剩下是演員溝通時間,心理罪好不好看戲眼全壓在蘇澤和王龍正身上。

見導演離開,蘇澤從包裡拿出厚厚資料遞給王龍正道:“這是我寫的人物小傳,請師哥指點。”

王龍正接過也沒客氣,演員之間特別是對手之間必須多交流溝通,否則演什麼戲。

他愛戴黑框眼鏡,不愛說話,有點瘦。

他的周圍瀰漫著死亡,羨慕那些球場上活潑的同齡人,發誓要做個簡單的正常人。

沒有電影裡男主角那麼炫酷,不愛表現,被迫上臺演講的時候會尷尬得一個字也講不出來。

在同學眼中是個孤僻的、愛看屍體照片的怪物。會同情罪犯,但不會原諒犯罪。

大學的時候死了初戀,死了室友,死了老師。做警察以後死了同事,死了局長,死了未婚妻。

認為自己是個不祥之人,出事情習慣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並強行告訴這都是他的錯。

那個涉世未深,敏感而脆弱的年輕人。

那個會因受挫和自責,而麻木地盯著天花板的,一時間自我放逐消極逃避的人。

這就是方木!